哪个有关部门负责曹操身份证
曹操墓出土的石龙
“曹操墓”真伪之辩又掀新高潮 各路专家学者加入“战团”亮新观点
“曹操墓”真的还是假的?“挺曹派”和“倒曹派”从墓穴被发现那天起就没停止过争论。直到去年12月27日,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阳得到考古确认,墓室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但随后部分专家又掀起一片质疑的声音。之后所谓的“真伪之争”在历时9个多月后,非但没有定论而且越演越烈。9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曹操墓”争论看什么》的报道,文章指出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背后是“一个寄托了各方复杂情感的社会公共事件……比如学术公信力的保障、文化与利益的关系、观点争鸣的尺度与风度”。对此,许多专家学者连日来提出了最新的观点,希望有助于解决问题。 文/记者 刘艳
观点1
学术判断应“程序化”
观点持有者:陈少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峰坚持认为学术判断应有“程序正义”,作者认为关于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方式和焦点都已经超出了考古鉴定和历史学者解释的学术范围,演变成争议各方相互猜忌、缺乏游戏规则的纷争以及类似于庄子所谓“是非无定”式的“悬案”。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一个理应由考古学和历史学的专业学者评判的学术问题,却受到学术独立性的质疑或者遭遇不信任?学术的公信力是否已经不存在?非学术的各种力量的介入和干预明显促进了人们对结论科学性的怀疑,为什么有关机构和个人依然乐此不疲?
人们真切地看到,曹操墓还未定性,当地有关部门就将墓地辟为旅游景点并公布高额的门票价格。“旅游方面的利益考虑本来并非不合理的考虑,关键是旅游获利的动机如果太突出,在缺乏严格论证之前地方政府过早介入,以利益凌驾于学术判断之前或者之上,以及当事的有关学者缺乏包容学术批评的态度等等,都会适得其反,造成学术公信力的丧失。”
陈少峰解释说,从这个事件的演变过程来看,学术上要保障公信力,就要保障审慎、客观、公正(程序),包括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分析和做出结论。在研讨曹操墓的真伪时,应当是以学者作为主体的独立判断。但是,人们发现,到目前为止的争议主要集中在行政和学术的结合速度太快,得出结论的速度太快,对立的态势发展得太快,由此引发的质疑也难以避免。在此情况下,非学术力量的介入越突出,或者学者与非学者同时介入的程度越深,学术的公信力就越低;大众的信心就更不足。
观点2
争论别与利益挂钩
观点持有者:陈杰人
与此同时,中南大学伦理学博士候选人陈杰人则关注到对于曹操墓真伪的争论让许多老百姓产生了一种疑惑情绪,那就是“是不是中国过去的很多文物定位都有问题”?尽管近一年过去,争论一直未有结果,争执双方既没有说服对方,更没有说服旁观的民众。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再这样争执下去,“不仅不能解决曹操墓真伪问题,甚至还会伤害到中国现代社会文明谈判的氛围和规则体系,伤及有关文明和文化的秩序与氛围。” 比如,当有人声称握有曹操墓出土文物造假证据的时候,立刻就会有媒体发出声音,称这个人的学历有假、职业不详;当有学者质疑出土文物上的内容有违三国时文化规律时,立刻就有人质疑这个人的“学者”身份;当安阳有关方面拿出证据据理力争曹操墓真实性的时候,立即就有人说安阳方面将在曹操墓开发中获利多少等。
为此,陈杰人奉劝争论双方都要在利益面前保持一份淡定,包括“否定派”对曹操墓非真实性的考究和论辩,本是任何公民都可为之,“可偏偏有人却要打着所谓学者的大旗咋呼公众,在自己的身份尚无完全可信度的时候,社会显然也无法相信他的结论。如此行为,既让公众不满,也让学术的权威性受到了伤害。”
第三只眼
文化经济过热,文物造假盛行
据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多方消息综合,南阳的文物造假“盛况”在全国来说并非个案。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全国参与文物造假与营销的人员数量达30万至50万之多,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文物仿制工厂,更多的是家庭小作坊。而基于各地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假文物制造也呈现出规律的有序分布,如山西以青铜、木雕佛像为主,河南等地以造假陶俑、青铜器、碑刻闻名,陕西、山东、浙江以古陶瓷为主,江苏、安徽、辽宁以古玉为主,浙江、上海以字画为主,江西则以官窑陶瓷为主,等等。而北京的文物造假几乎包含了所有门类,尤以书画、古家具为最多。由此可见,曹操墓真假问题的争论非一朝一夕能够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