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经典油画《开国大典》蕴涵敦煌元素
图一
图二敦煌石窟唐彩塑菩萨罗哲文摄
图三敦煌石窟北魏壁画飞天 罗哲文摄
1953年,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见图一)。195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开国大典》图片,当时的发行量达到百万张,从此它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名作。几十年来,这幅油画所展现出的强烈的民族风格,一次次走入专家学者的笔端。有人曾经撰文说,《开国大典》曾借鉴了敦煌莫高窟洞窟中《五台山》壁画的构图,这给《开国大典》打上了敦煌印痕。
当年,董希文创作《开国大典》时真的借鉴了敦煌壁画的元素吗?如果有敦煌的元素,那么究竟是何内容呢?董希文是通过何种途径看到敦煌壁画的内容呢?
笔者采访了甘肃画院原副院长、长期致力于敦煌艺术研究的段兼善先生,他给我们揭开了隐藏在《开国大典》背后的诸多谜团。
悉心研究敦煌壁画
阅读董希文的传记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细节:1943年他赴西北河西走廊的敦煌,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和临摹中,直到1946年离开敦煌。
有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明白了董希文为何会在《开国大典》中引入敦煌壁画的元素。
董希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无法避开的人物。龚产兴的《董希文评传》、周功华的《油画民族化——董希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书籍给我们记述了董希文敦煌之行的大致经过:
1942年10月,董希文以结婚的名义和张琳英来到了重庆。这年夏天,重庆展出了常书鸿临摹的敦煌壁画。董希文看到后,立刻对敦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中的代表窟群,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砾石层断崖上,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北梁、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前后共10个朝代,历时千年。至今保存下来的洞窟共有735个,其中存有塑像、壁画的洞窟492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莫高窟现存壁画1045幅、4.5万平方米中,以佛教画为主,分为尊像画、故事画、经变画、供养人画、装饰图案画等五大类。
敦煌艺术深深地吸引了董希文,尤其是敦煌莫高窟中保存的中国历史上10个历史时期的壁画,他认为油画的民族化,就必须引入大量的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元素,敦煌保存下来的中国历代壁画或许能够启发他的创作。必须去敦煌,只有在敦煌壁画中才能找到突破口。
1943年7月,董希文和张琳英踏上了西行之路。其时,国难当头,信息不通,交通不便,他们先乘卡车到兰州,然后搭乘到新疆的车,再骑骆驼到敦煌,就这样晃晃悠悠了3个月之久,才来到被沙漠所包围的敦煌。
当时,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还没有成立,董希文跟随常书鸿等人整天在洞窟中临摹壁画。在临摹壁画的过程中,他尤其注重唐以前的壁画,特别是六朝北魏的壁画非常重视。他临摹了大量的北魏时期的壁画,其中有《太子舍身饲虎图》、《儿色鹿长卷》内容等等。他如同一块干燥的海绵,在从敦煌保存下来的古代壁画中大量地吸收着养分。恰巧,这一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在敦煌佛爷庙发现了一批六朝初期的彩绘砖,董希文临摹了其中的大量内容。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董希文也筹划返乡。敦煌之行不仅让董希文汲取了大量的中国传统绘画的营养成分,也让他接触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那种广阔视野的展现,无疑是受到西北戈壁广阔天地的启发。
可以这样说,敦煌之行为他探索油画中国化之路提供了艺术修养和素材的准备。
着力探索油画民族化
从1943年后,董希文创作了不少油画作品,如《祁连山的春天》、《大漠驼队》、《瀚海》(又名《新疆公路运水队》)、《哈萨克牧羊女》等。这些油画作品或者引入了敦煌壁画的表现手法,或者其主题内容是中国所特有的。
在《开国大典》、《哈萨克牧羊女》等作品中,董希文等人在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最终掀起了油画的中国风。
1953年的《开国大典》完成后,就被视为油画民族化实践的典范。董希文在《创作谈》中详细地叙述了他是如何借鉴传统中国美术的。
段兼善先生说:“《开国大典》这幅油画表现出了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它所使用的艺术手法,完全中国传统特色,与西方油画所采用的手法截然不同。西方的油画比较强调明暗变化,而中国绘画则基本上散光平光。尤其是,《开国大典》中的云彩等元素,借鉴了敦煌壁画中装饰画的元素,整个画面较好地传递出了吉祥兴旺的意蕴。”
段兼善先生强调说,《开国大典》中吸取的不全是敦煌的元素,也有其他的中国传统因素。段兼善先生擅长中国画,作品内容多表现丝绸之路史迹和西北民族风情。他长期致力于敦煌艺术的实践和研究,在艺术技巧上继承和借鉴了敦煌壁画的优秀遗产并具有自己的独特创造。
新中国成立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来到敦煌,他们从敦煌壁画中保留下来的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养分。有人借鉴了敦煌壁画中色彩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了工笔重彩的作品,有人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的线描手法。
段兼善先生说:“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就不断有艺术家创作出敦煌题材和艺术风格的作品,他们可以看作是‘敦煌画派’的先行者和探路者。最早有张大千先生,他画的藏族少女就使用了敦煌壁画中唐代的线描画法。然后是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等油画。后来有潘洁兹先生绘《石窟艺术的创造者》,其艺术创造手法用的是敦煌壁画中唐代壁画的绘画手法,这幅画还获得了国际金奖。”
1959年,敦煌研究所的常书鸿、段文杰、史苇湘、关友惠、李其琼、万庚育、欧阳琳、霍熙亮等在敦煌艺术的运用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创作了《姑娘追》和《猎归》两幅作品,其中就是以敦煌壁画的唐代风格为主,这两幅画作分别在当时的《人民画报》和《美术》杂志上发表。1982年,人民大会堂甘肃厅需要4幅壁画,段兼善创作了一幅《丝路友谊》、娄傅义等完成《陇原春华》、李坦克完成《沃土》和《宝藏》两幅,都借鉴了敦煌壁画的一些创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