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难掩成为亚洲艺术中心的野心

2022-05-12 17:15:57 来源:网络整理

导演巴兹鲁尔曼和年轻的画家VincentFantauzzo一起创作了装置作品TheCreek,1977参加香港国际艺术展,这是曾执导了《澳大利亚》与《红磨坊》的导演第一次参与当代艺术创作,他们参展的第一站是香港国际艺术展。

来自主办方的数据统计显示,第三届香港国际艺术展一共吸引了来自29个国家共155间画廊参展,总参观人数更高达46,115人次,比上一届增加了65%。

不仅参观者众多,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的展览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和画廊老板们商讨价格。艺术家张晓刚不仅获邀发表演说,其作品

GreenWall– HusbandandWife(2010由PaceBeijing画廊以100万美元当场卖出。

与这些相对应的是,展览中少有香港本地艺术家的作品,也少有香港本土画廊参展。唯一一本有关香港的摄影画册,还是一位出生在德国然后在美国学摄影的艺术家所拍。在Para/site画廊正展示的,同样是来自内地艺术家艾未未的最新装置作品。

显然,这里盛产金融家和富有的收藏家,缺少植根于香港文化的原创艺术。

然而这并不能阻挡香港成为亚洲艺术中心的野心,背靠嘉士德和苏富比两座重要拍卖行,使得香港艺术交易的马达始终动力十足。亚洲当代艺术市场的逐年升温,即使在最艰难的09金融危机时,香港国际艺术展的参展人数仍比第一届上升30%。

在香港国际艺术展展览总监马格纳斯·瑞夫里看来,香港今天本身拥有成为艺术交易中心的更优越条件,“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免税政策。在香港,艺术品的进出都是免税的。这是香港比其他亚洲城市而言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香港一直有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氛围,使用普通话、粤语、英语都很方便。如果一个一流的博览会想获得成功,它必须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收藏家。按照拍卖交易额计算,香港已经成为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第三大艺术交易市场。”

这届艺术展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不断售出的高价作品,例如Damien Hirst的 TheInescapableTruth,由白立方画廊以175万英镑卖出,刘野的作品CompositionwithBambooandGrass(2007-08)则由SperoneWestwater画廊以65万美元卖出,但事实上那些5000美元以下、甚至1000美元左右的低价位艺术品让整个展不至于沦为纯粹高价艺术品交易场。马格纳斯·瑞里希望在香港国际艺术展上一直能保持一些平价的作品,受众才可以更广泛。

许多画廊们从中受益以及德意志银行的赞助让展览会能够更为稳定地举办,前者能保证展会主办方维持一个良好的客户关系,后者则意味着至少它们短期内不用为资金发愁,德意志银行与香港艺术展一下就签了五年的赞助合约。

内地买家依然在展会上大出风头,早前为了吸引内地买家,香港国际艺术展在北京、上海、广州分别举行了一系列推介活动。有笑话说,当年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的西方人,都变成了有钱人,而现在再大肆购买这些当代艺术品的,都是中国的有钱人。

规范的市场建设以及政府支持、愈来愈多高质量的参展画廊、庞大的买家群,高额的艺术交易额,都让香港毫无疑问地站在了亚洲艺术交易市场第一名的位置。或许接下来香港应该抓紧做的,或许就是如何更好地培育和推广本土艺术家,把香港的艺术作品带入整个市场中去,成为真正的艺术之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