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家应天齐指出:目前国内藏家对版画艺术的认识存在误区

2022-05-08 14:01:02 来源:网络整理

本期嘉宾应天齐:安徽芜湖人,曾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深圳大学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其代表作《西递村》系列版画作品多次获得文化部、中国美协大奖。1999年国家电信总局选用8幅《西递村》系列版画作品发行IC电话卡《黟县古民居艺术》,2004年国家邮政总局选用四幅《西递村》系列版画发行特种邮票《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被列为“2008•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特展之一的首届国际版画展已于7月3日在北京落幕,来自6个国家的56位国际知名版画艺术家在展示一系列现代和传统版画技巧及艺术性的同时,也再次刺激了国人对版画艺术商业价值的认知。其实早在2006年,深圳版画家应天齐的《西递村》系列拍出百万天价时,对版画艺术商业及收藏价值的认识已在国内悄然觉醒,近几年大大小小的版画展也有愈演愈烈之势。不过深圳版画家应天齐于此之中却有话讲——近日,应天齐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的版画相关活动中出现的某些急功近利的情况表明,“国内藏家对版画艺术缺乏应有的基本知识,而将版画充作版画艺术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 西方艺术体系中只准许雕塑和版画有复数

1960年,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造型美术协会会议就“怎样才能称为版画原作”做出三项决议:

1. 为了创作版画,美术家曾利用木版、金属版、石版、丝网等材料参与制版,使自己的心中意象藉此版转印于画面上的作品。

2. 美术家自己亲手或在其本身监督指导下自其原版直接印刷而得的作品。

3. 在这些完成的版画原作上,美术家负有签名的责任,并附加试作或限定版次记号。这成为此后国际认可的鉴定版画艺术的标准。

于此之上,应天齐提出那些将画笔完成的艺术作品如水墨画、油画等通过木版、金属版、石版等复制出来的,只能称之为印刷品,而不是版画艺术。

深港周末:能否详细讲解一下版画艺术的特点?

应天齐:从创作方法上看,绘画创作实际上就是研究材料与工具接触之际有多少创造空间的艺术。如水墨画,研究的是毛笔与宣纸接触的艺术,油画是研究油画笔与画布接触的艺术,水墨画用的是水,油画用的是油,因此水墨画显得轻松,油画显得厚重,不同材料和方法制作出的是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版画研究的是版与纸接触有多少创造空间的艺术,以木版画为例,它研究的是刀、木版和纸之间的关系,呈现在纸上的应该是刀痕、是木味,产生的是与水墨画、油画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一眼看去就知道是版画。

深港周末:这么说来,版画家与其他画家一样,区别只在于工具和材料,创造仍然是版画艺术的灵魂?

应天齐:没错。与水墨画、油画的创作相同,水墨画家研究的是如何将心中的意象用笔、墨、纸表达出来,版画家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木版、铜版、石版等创作出心中的意象并印在纸上,版画家不仅要思考如何制版,还要考虑如何印刷,印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大多数版画家都会亲自印刷自己的作品,即便是受条件限制无法亲手去印,也会全程指导。

深港周末:由于印刷环节的存在,所以版画艺术也被称为复数艺术?

应天齐:是的,西方的艺术体系中只准许两种艺术有复数,一是雕塑,比如铜雕是先做好了模子再浇铸铜,只要模子在就能继续铸出同样的作品;另一个就是版画,只要版在就能印出作品。但对艺术家来说,为了保证作品的珍贵性,都会限量,并标在作品上,藏家也会根据印数来估算作品的价值。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印了多少张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版画原作,它们都是由版画家亲自制作的作为创造意义的原版印制,蕴含的是原作的艺术价值。

● “吴冠中该补充版画知识了”

1997年,应天齐在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期间遭遇当时从美国归来的工笔重彩画家丁绍光。当时丁绍光在博览会上展示售卖其版画作品,应天齐当面指出丁绍光所售卖的版画作品不是版画艺术,而是限量印刷。

2008年8月13日下午2点,应天齐在深圳的家中再次质疑近期由某画廊推出的墨彩画家吴冠中的丝网版画集:“吴冠中是一位墨彩画家、油画家,把他的油画、墨彩画用丝网版转换一下就称为原创丝网版画,售卖不菲的价格,是对藏家的欺骗。”

深港周末:吴冠中的版画集在你看来存在与当年丁绍光类似的问题?

应天齐:我手头的这两本画册,一本是《吴冠中自选画集》,一本是某画廊出的吴冠中《丝网版画集》。《吴冠中自选画集》中这幅名为《苗圃》的墨彩画,创作时间为1991年。可笑的是《丝网版画集》中有一幅与之完全一模一样、连细节也没有差错的丝网版画(记者注:两幅画有轻微色差),只不过换了个名字叫《新苗》,创作时间为2007年。这样看来,这幅《新苗》根本就是利用丝网版的印刷技术复印了吴冠中的墨彩画《苗圃》。说白了,《新苗》也就是《苗圃》的有限印数,根本算不上版画艺术。同样的情况在两本画册中还有。

对艺术家的创造意义而言,即便是拿笔把曾经的作品一丝不差再临摹一遍都没有意义,更何况去复印自己的画作呢?

深港周末:这本《丝网版画集》的前言里也有对吴冠中的采访,吴冠中似乎赞同这样的做法,并称“艺术应鼓励克隆”。

应天齐:吴冠中对版画方面不专业,不知道版画的要求,进入了误区,该补充版画知识了。毕竟他没做过版画,可能更多的是基于传播艺术的角度来说这句话。《丝网版画集》前言中的一些说法其实是在误导读者,例如说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也将其油画做成版画。没错,蒙克确实把一些油画做成了版画,但他的版画是对油画的再创作,不是像吴冠中这样依靠丝网印刷去完全复印。比较一下蒙克的油画和木版画《栈桥的少女》,完全是两种艺术效果,油画里的天空是宁静忧郁的黄昏,而版画里的天空是一道道刀痕,更像是在下雨,表现的是紧张的气氛。

深港周末:像吴冠中这样用制版印刷技术复印出来的作品是否还有艺术价值?

应天齐:在我看来,不具备原创版画艺术价值。以吴冠中的墨彩画为例,原本是研究笔与纸接触的艺术,虽然经过复制印刷,但体现的仍然是笔与纸的关系,不会变成版画艺术。相反损失了原墨彩作品的很多信息,艺术传播价值更明显些。从商业角度说,版画家制作的原创版画作品即为原作,卖完了就没了;像吴冠中这些由原作复印出的不具备原创版画艺术价值的“丝网版画”作品标价几万元一幅,即便限量99幅,也有几百万的价值,而其还保留一张价值几十万或几百万的墨彩画原作,从这个角度看,将这样的印刷复制品称为原创版画投入市场,对藏家是不负责任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