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也∶问世间,人为何物?
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212618&do=thread&id=893&page=1群组 - 话题 [当代艺术] 孤独者之梦——萧也作品随想
发起人∶马一鹰
参与讨论∶伞老人 、萧也、天乙、黃奕信、净洋、置酒梅花下〔徐章〕、王凤霞、温度 、ROCKINK〔江因风〕、海粟门下等。
《人之梦》系列 水墨
萧也这三年来的作品统称为《人之梦》系列,更加贴切地说应该称之为《孤独者之梦》,一个滚滚红尘中“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灵魂之梦。
萧也、一个不合时代的人,以一个都市隐者的状态,执着地、孤独地审视着滚滚红尘;以一个艺术家的表达方式去表达对于宇宙、人生等等问题的思考。
他的作品喜用一种超现实的表现主义手法,表达一种近乎梦幻般的世界。
梦境中到处都是俯视着我们物欲横流的人世间的眼睛——天眼,反复地出现一个孤独的困惑者,扛着一群如幽灵般的人之头,幽灵们睁大双眼、惊异地注视着我们自作聪明的人类。如蚂蚁般的人群在疯狂地、无目标地奔跑,这是一个迷失了的人群、一个寻不到归家之路的人类。这些看似怪异、反常、象征、荒诞的形象和手法却深刻地表达了我们对于人生意义的困惑与批判,表达了一种“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近乎形而上的思考和追问。
——邹跃进
萧先生说他现在的状态有点像一只撞出洞外的苍蝇,也像一个行走在红尘边上的人,离开了群体感到很孤独,心有余悸。内心状态非常矛盾。一方面尘念未尽,对尘缘还存一丝余情;一方面是因为受过太多的折磨而激情不再,万念俱灰,已快成了一个孤独的隐者。这里所谓的孤独隐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家和隐逸山林,而是指一种身居欲望都市中的心灵超越状态,由于这种状态与流行的红尘迷们格格不入。人们说他是个怪人,当人们在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的你争我斗时,当他们满载而归数着大把的钞票时,他却在寂寞地听着“广陵散”、“高山流水”和“春江花月夜”,孤独地品味着老子、庄子和尼采。这种状态中的肖也确已成了一个孤独的人。幸好孤独有时会成为一种美感,因为在这种境界里可以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和古人对话,可以解迷,回到自然的怀抱。萧也作品的艺术手法大多属于超现实的表现主义,所有作品笼罩着一种压抑、困惑、挣扎、思索和悲情,那是一个敏感的孤独者的独白,情感的火花在每一个雕痕中喷射,精神的张力在形象的背后涌来,做为一个与自己对话的孤独者,所有作品都贯串着一个困惑者、思考者的自省、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如果说他的作品所表现的是一连串的梦,那么这梦也绝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这中间有我、有他、也有你。——马一鹰
《人之梦》系列 水墨
《永恒的困惑》系列之二
伞老人∶问世间,人为何物......马一鹰∶人是万物的尺度。宗教也好、自然主义也好、理性主义也好,无论主张什么,无论说法有多大的差异,骨子里都是把人作为自然的立法者。即使是近年来被炒作到极点的生态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强调生态平衡,仿佛是一视同仁的强调了所有生命的自然权力,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关注人自身的生存空间问题。 人之为人,不仅仅是活着,不仅仅是饮食儿女,也不仅仅是在于认识大千世界,或者在名利场中游刃有余。这些固然是人不可或缺的东西,却不是人的根本。对人来说,不仅要活着,而且要圣洁地活着。。。。。。
伞老人∶圣洁地活着?
马一鹰∶圣洁来源于对圣洁的信仰。人有信仰地活着,才是真正地活着。人有信仰地活着就是生活在圣爱和博爱之中。。。。。。
萧也∶马一鹰的“要圣洁地活着论”是有道理的。也就是人的活法必须有个度,目前我们地球人类的最大问题是不知道怎么活;自从尼采把撒旦魔鬼释放进入人们的灵魂以来,人类进入了迷狂状态;每个人都象没有方向感的苍蝇,由于心灵失去方向感,自由的状态就消失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不是寻找自由,而是自由越过了界限;我们的恐俱、我们的焦虑,不是因为我们人类能力不够,而是因为能力越过了界限;能力一旦越过了界限,这时人类的能力就无法控制自己的能力,悲剧就这样诞生了。
天乙∶这是一个可以随时翻新的老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研究并非艺术范畴的强项。很容易走进艺术家个人非常微观的体验与感悟上去。这时,所有的意义都隐藏在只有艺术家才能明白的某种襁褓之中。人在现实冲突中的众多困惑或者不断上演的非理性,构成了这个世界的浩若星辰的图像,人们总是用一种实体精神去判断这些图像,画家在判断之后把它呈现出来。虽然具有某些冲击力和阐释力,但是从终极意义上讲,最多也是艺术家的判断罢了。迷茫是咱们现在一种比较普遍的表情。如果能够进一步指向迷茫背后的宏大领域,似乎更能够具有建构意义。
郑燕青∶赞同您的看法。
萧也∶交流艺术家的微观体验与感悟多好呀,那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啦,那是艺术表现中的灵魂哟。只有当你经常思考这类形而上的问题,艺术表现才会深化。
马一鹰∶耶稣说,爱世人,爱一切,耶稣是告诉我们,我们不要选择,挑剔客体,否则我们就必然处于一种世事无常之中,客体就不会永恒,如果我们爱一切,包容一切,那么客体就是永恒的了,自我的存在感也就是永恒的。所以,基督教解决人苦恼的核心来自对人内心中客体的对待方式。佛告诉我们,无我无相,佛把自我消解了,那么客体还会存在吗?即使存在也是一种虚无,必然导致色即是空。既然这样,又何必谈及自我存在感呢?也就不必产生自我存在感消失的恐惧。老子早在他们之前就告诉我们,返朴归真,如婴儿之未孩,就是回到我们婴儿时的内心世界,没有我的概念,也就不必苛求客体的样子。如果已经入世了,那么不妨告诉自己,修养成水的品性,不管客体是什么,都以包容之心处之,上善若水,善的本意就是接纳,不排斥我们周遭的一切。也就自然地接纳了自我,超越了自我。 老子还说,圣人为腹不为目,就是说吃饱肚子,维持一个生理上的存在也就够了,事件的繁华不过是自我内心的一个投射,不过是追求一个自认为不确定的自我的客体而已。天地万物本为一体,何德,何求呢?
黃奕信∶问世间,人为何物?迷茫也。。。
黄东山∶同感。。。
温度∶上升到宗教层面啦!艺术就是一种信仰!
马一鹰∶这是艺术进入当代性后所体现出的一种特质,即艺术自身即是一种主旨,具有自身的完整性和价值;这种完整性不依附于任何外在的从属功能,只为自身而存在;它成功地转换了自身在历史中的角色地位和功用,在当代艺术中,成为一种信仰的行为;即一种信仰的自我言说。
温度∶其实浅白点说!任何宗教或学说都是制定一套游戏规则!你走进去了!就迷啦!自己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就是自恋自迷!
马一鹰∶“新思想”必须一以贯之地突破历史性限定和现实性限定并自圆其说;而突破,就是由破而立,不破则不立;不破而立,历史与逻辑不能统一;为了保证思想的正确性,从而要求思想必须在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中一以贯之,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因此就简约为学术研究的主要规则。在学术共同体内,也经常以“游戏规则”称谓那些学术规则,“游戏规则”是学术共同体内必须遵守的准则。kexingfa∶有一点触动就不简单。。。
江因风∶好作品。
kafe2100∶好作品。
伞老人∶严格说来,纯粹抽象是与文化对立的。
马一鹰∶艺术家选择抽象绘画,实际上也意味着选择了“反叛”。抽象艺术是对传统绘画模式的背叛、是对官方主流审美趣味的拒绝,这些都使抽象艺术增添了一种精神的附加值——反主流的边缘身份,也正是这种边缘性的身份增加了抽象艺术的前卫特征。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抽象艺术都不是一个艺术问题;抽象艺术本身是否纯粹,抽象艺术的构成与表现、抽象艺术的教育与实践等等都不重要。
伞老人∶人无法摆脱的东东太多太多。。。
马一鹰∶当一个人无法摆脱痛苦,他就会转而爱上这痛苦。。。。。。
净洋∶人乃被造之物。上帝按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人不认识神,世上又有太多的试探和诱惑,而且至少有一样是适合我们的,人自己没有能力抵挡这些,使自己陷在里面。但上帝有能力帮助人托住这底线,这就是神的爱。“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他愿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
伞老人∶这么说,人是符号。而符号系统是无法自足的。。。
净洋∶人就是永不满足,总是在寻找,追求,即使目标达到了,又会有新的目标,所以无法自足,因为理想在上帝那里。人的自大和越位,使人没有底线。
伞老人∶我们东方祖先却非常智慧地避开了这一点。
置酒梅花下∶佛教是这样消解矛盾的,我个人认为:矛盾必有对立的双方,人和自然界的矛盾、社会的矛盾,任何矛盾都是双方的,佛教徒(真正的佛教徒)是先把自我消泯了;这样,矛盾的双方消失了一方,矛盾也就不存在了,通过自我的消泯,化解了矛盾;这一方面,可要说是极为消极的;另一方面,似也可以说,是极为积极的。伞老人的话:我们东方祖先却非常智慧地避开了这一点。这个避字,个人觉得,真是精准极了,遇到难题,就躲开,就绕过去,正是东方智慧的一种体现。我完全走进物之中,反过来讲,也就是物完全走进了我。物我融为一体,至少从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这样理解的,我认为。西方的文明,是一种发散的,向外的文明;东方的,是一种内敛的,内向的文明。西方的文明过程,可以概括为对欲的满足的过程;东方的文明,大致可以说,是对欲的控制,通过减少,甚至消灭欲望,达到满足。
萧也先生的作品,我认为,是通过对某些部位的艺术的夸张,来表现思索、迷惘,表现现代人的精神的苦闷、变异。。。净洋∶上帝是创造天地的那一位,又何分为东方西方?伞老人∶人类是好事者。置酒梅花下,高见!马一鹰∶1、东方有女娲,西方有上帝。2、东方有菩萨,西方有上帝。3、上帝是属于全世界的人类,因为他创造了全世界的人。4、上帝要打败一切神,统治全世界。 5、神也有分国家的。6、在西方人的眼里,东方是神秘的土地。所以西方的上帝、吸血鬼、天使等都不存在于此。但圣经说,上帝是无处不在的。 7、上帝是不分西方、东方的,耶稣生在整个世界的中心——中东。神把耶稣赐下来的时候,是放在最好的地方。。。。。。。您说哪一种说法对呢?海粟门下∶伞老人的“问世间,人为何物?”问得好!这是个根本性的问题。我有同样的疑问。。。羅一∶人本来就是万物之一,怎么可以又称为万物之尺度,逻辑错误中的自我定义哦。海粟门下∶同时,人无法“超越”的东西就更多更多……马一鹰∶“人是万物的尺度”。该命题孕育着人本主义的萌芽,是一个震撼传统的思想大解放。“尺度”本来是南意大利哲学学派传统的概念,在古代,毕达哥拉斯的“数”或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都朴素地孕育于宇宙万物之中,因而“尺度”也就是在朴素意义上的万物的“规律”。由于古代思想的朴素性,既然宇宙万物归于一个始基,于是“尺度”就自然地与始基相结合。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是个体的、感性的人,这个“人”不仅是“一”,而且是“多”,是统一“一”与“多”的“原子”。人对待万物的感受是不同的、多元的、变化的。这种“不同”归根结蒂是一种对立、一种矛盾。感觉现象上的对立性的差异和变化是古代朴素的思想家坚信不疑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消极和积极的两种理解。积极方面说,个人是全知的,个人的感觉就是一切;消极方面说,个人是无知的,对于客观存在一无所知,所知者只是我自己的感觉。净洋∶都不对。马一鹰∶那您认为怎样才对?!净洋∶人是骄傲的。马一鹰∶骄傲又如何?又能怎样?!净洋∶ 首先,我同意“上帝无处不在”这句。上帝是创造天地万物的主,在上帝自然不分东和西,他既然是造物主,所以就不能说他属于全人类,而是万物都属于他,只是人的悖逆不认识神。他是掌管万有的神,圣经就是一本历史的见证,是神造天地以来,借着他对门徒们默示所写的圣经而对后人启示。但人头脑中的认识,联系时代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将信仰分为东西文化。其次,菩萨自然应该放在佛教里面,和神不是一回事。释迦摩尼创造了所谓的佛教,他是印度的王子,当时他看到了人民百姓的疾苦,却无法让百姓从中解脱,便彻悟出了一套思想,想通过它来帮助人们脱离苦闷,但困苦依然存在。可他不是神,应称作“智慧之子”但还是人。当初他并没有想要创立什么教派之类,只是后来的人一点点把他的思想传歪了,更没有想要后人去拜他供他,但后来人慢慢便将拜佛拜偶像作为一种求好处的寄托和形式,也就是将其“神”化。再次,既然有上帝,神的存在,就会有鬼,也就是撒旦(堕落天使),不仅是神,撒旦同样是比人有能力的(超越自然能力),但撒旦是认识神的(都处在灵界),并且和神作对,借着在我们所处的世界控制人,引诱人,使人犯罪。启示录里面讲:“末世的时候,魔鬼如吼叫的狮子遍地寻找可吞吃的人”。魔鬼是和上帝在争夺灵魂。但神要在我们身上见证他的荣耀,救赎我们,当人借着神的能时魔鬼自然就退去了。神是不用去打败什么别的神,来统治世界,还是那句话,万有都是他的。真神只有一位,除他以外没有别神。最后,从始祖亚当夏娃犯罪开始,人生下来就带罪性。人的骄傲,就是阻拦人与神的关系最大障碍。以色列人是神所拣选的民族,神所赐给他们的迦南地就是流奶与蜜之地,但犹太人得罪神,亏缺了神的荣耀,以至于使神发怒,弹丸之地,神说:“我必要你在万国当中被抛来抛去”。因此以色列人吃尽苦头,从被下到埃及做奴隶,被巴比伦所灭,三次被掳,又三次归回,还有后面的历史等等,但当他们开始慢慢转向神谦卑下来悔改的时候,神因着他的慈爱和应许又一步步带领他们归回,直到1948年以色列复国。耶稣是犹大支派大卫的子孙,因圣灵感孕,又童贞女玛丽亚所生,却降在马槽里,30岁出来传道,行了很多神迹奇事,33岁被兵钉上十字架,被人唾弃,就是他的那些门徒当时也都跑了,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后来是主耶稣亲自为他们显现,要他们把福音传给世界的万民,直到世界的末了,那一刻门徒们才真正认识了神的信实,从此为主作见证,传福音,以至为主殉道,才有了以后那么多传道人,基督徒,哪怕是遭到逼迫也持守信仰,因为神已经为我们得胜。这一切都是神所成就的,让他独生子为人类的罪死,为的是买赎我们这些失丧的灵魂。并不是神把耶稣放在最好的地方。羅一∶是啊,这个万物尺度之“人”其实就是万物因我而生之“我”呢。如果是“一”,逻辑上当然说得过,但也显示了人的无知,因“所知者只是我自己的感觉”;但如是“多”,呵呵。。。王凤霞∶古师大德的《不足图》伴我多年,共享:整天慌慌为个饥才说饱了又思衣衣食刚得足双份房中缺少美貌妻有了美妻和美妾出入无娇少马骑房屋千间低万顷朝中无官怕受欺五品六品嫌官小三品二品还嫌低当朝一品是宰相还想面南坐皇帝马一鹰∶人类是世界上唯一把贪欲当成成功的标志的一种生物,你的贪欲越强,你就越是成功人士。但是这种贪欲对自然来说,就好像人体的癌细胞一样。人体的癌细胞生命力越强,它对它的宿主伤害就越大。当它在其宿主身上占有绝对优势时,它就胜利了,它消灭了宿主的生命;同时,它也彻底地失败了,随着宿主生命的消亡,它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王凤霞∶人乃因果轮回之产物。您以为?马一鹰∶宇宙中无数形态和数量的生命都在互相转生,几十亿地球人不过是沧海一粟;有不少不信轮回或者无神论者回忆自己前世是各种生物甚至是外星生物; 我们的性格习性、疾病缺陷、兴趣嗜好、周围的亲朋好友、身体上的胎记等等,都和我们的前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构成一种无形而奇妙的缘份;很多久治不愈的疾病和缺陷通过回溯前世而迅速消除。伞老人∶与其他动物相比,人更接近上帝不?置酒梅花下∶因为是人创造的上帝,人是有东西方之别的;所以,上帝也是有东西方的。。。为自己所遭受的苦难找到一个让自己感到舒服的理由,这是所有宗教的共同点。有一首差不多的诗,在皇帝后面还有呢:当了皇帝还想要个上天的梯子呢。马一鹰∶上帝创造世界后,又创造了微生物、恐龙;当他厌倦这些后,将他们毁灭,再创造了一系列新生物,里面包括人。当人刚诞生时,还不如猴子敏捷,被追逐、被吞食;延续了很久很久,人发现了火、懂得了加热的食物才好吃、明白了羞耻应该穿衣裳、开始了群族之分、产生了争斗、成立了国家,争斗越来越凶,不只伤害动物,还包括他们自己的种类。到了工业时期,不只是掠夺自己和动物的生命,开始掠夺这个世界,一切有价值的全部利用;挖光了石油/煤炭等,砍光了比他们年龄还要大的树木,创造了汽车、飞机及更强大的武器——核武;汽车又继续喝着这个世界的血液,拉出的是让上帝都咳嗽的废气,核武器又开始陆续上阵,更肆无忌惮的吞噬着一切……这个时候,上帝明白了,“人”总有一天他们会把这个美丽的世界毁灭;于是,上帝绝定给他们一些惩罚……但是任凭上帝用尽了他脑中所能想到的惩罚方式,对人都无济于事;上帝最终发现∶短期内真正能让人毁灭的办法就是他们自身那无休止的斗争、贪婪的欲望。伞老人∶我问的是A,你的回答是B。。。马一鹰∶动物是上帝的天使,而人不过是尘世的俗物。上帝是公平的。人既然也是动物,他一开始也是享受“天使”待遇的,只是因他们经不起尘世的万般熏染而终究蜕变为俗物。所以,人在尚未蜕变之前是喜欢动物的。至少在心理上是与动物平等的。也许,这就是几乎所有的小孩都喜欢动物的原因。因为他们具有天使般的纯真、美丽与善良心灵。由此可见,人是可以不变为俗物的,只要你永远保留童贞。伞老人∶这么折磨人哪。。。几时把你放入狮虎公园里试试?马一鹰∶我怕孤独,要不您陪我一起去?!。。。。。。伞老人∶我可以以身伺虎,你行么?马一鹰∶神是人类的终极理想,在那里,终极之爱和终极理性合而为一。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以身饲虎”的故事:对于无所不能的神而言,肉身的生与灭根本不成为一个问题。人类不是神,所以爱和理性往往分离。萧也∶净洋小妹应该是基督徒吧。感谢你对上帝、真理、信仰的捍卫和赞美。愿上帝赐福于你。为什么当初上帝要阻止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智慧之果?因为人类只是一个被造物,骄称万物之灵的人类只是物质的;但当人类吃了智慧之果具有了超强的智慧时,人的问题和矛盾就产生了;一方面,物质的肉体不断激发人的欲望,当人类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的量时,就会产生飞跃,产生超强的智慧,当欲望得到智慧的武装时,就可能变成可怕的摧毁力量;人类的欲望不断升华,最终集合演变成权力意志。早期人类征股自然界的目的还主要是满足肉体的物质需要,最后一定会骄傲,扩张自已的权力意志;首先表现为统治全人类的意志,结果是互相争战,导致人类自我毁灭。如果这时上帝没有阻止,最后会向上帝提出挑战导致上帝的惩罚,演出毁灭的悲剧,亚当、夏娃偷吃禁果是人类悲剧的潜台词。虽然后现代主义否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如果理性地思考,辩证法现在看来还是有效的,即任何事物的变化当它越过一个度时,即越过了一个界限时,就转化成了自已的对立面,也就是自己变成了自已的敌人;人类的智慧也是如此,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已越过了上帝为我们划定的红线边界,我们的智慧巳开始转变成摧毁我们自己的力量。伞老人∶这里有好多的牧师在布道啊。。。马一鹰∶您也是吗?伞老人∶我路过,看看教堂里的情况。我敬重那些真正有信仰的人。。。萧也∶我是一个基督徒。做为基督徒,我的作品当然是表达一个滚滚红尘中被罪、和欲望折磨的困惑状态;表达一个渴望拯救、仰望上帝的灵魂状态;同时我也想表达一种对上帝的艺术作品——宇宙万物的惊奇和赞美。这两类状态的表现和表达,可把所有的题材和主题统括于中,既是我的表达,也可说是我们的表达。马一鹰∶说得好!值得尊重。。。。。。萧也∶不是牧师布道,是基督徒在传福音,伞老不需要福音吗?真正的信仰在心里、在灵魂里。教堂里不一定能看到哟。伞老人∶你似乎要用自己的创作建立起一座教堂。。。萧也∶要真是那样,上帝会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