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高品质创意商品 西村:卖平价艺术品的大超市
“西村这个名字有三层含义:一是与纽约曼哈顿著名的艺术运动发源地‘东村’相呼应,二是结合城中村的概念,三是文化、艺术的聚集地。”站在西村艺术空间宽敞时尚的大厅里,成都贝森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动生正在指导员工挑选艺术品。 位于成都市贝森北路1-5号的西村创意产业园,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青羊区倾力打造的一个大规模、复合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聚集高品质创意商品 “西村的建设给成都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和工作室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只有中小型的文化创意企业群体整体发展壮大了,西村文化创意产业园才能不断成长。”在陈动生眼中,园区的发展与众多中小型文化创意工作室的发展壮大相辅相成。 目前,西村创意产业园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西村一号、西村三号、西村五号。西村一号目前是西村艺术品空间所在地;西村三号和五号则是主要用于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办公和创作的塔楼和独立工作室建筑群。 在西村三号,龙斌和陈静经营着一家取名为“肯派”的书吧,同时,他们为客人提供皮具、家具的原创定制服务;旁边不远的“器之道”创意设计工作室主要生产和销售陶瓷等高品质创意商品,老顾客们更愿意把这里看作是家,或者是一种独立于都市之外的生活方式;西村工坊整合了各种艺术设计生产相关工种、技术,生产和加工各类原创艺术设计作品的基地;影子吧收藏电影作品,提供与众不同的观影内容和方式;盛世文锦则将传统羌绣和现代设计结合,经营创新现代刺绣作品。 为更好地促进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集群发展,西村将重点放到了引入国外先进创意产业园区的经验和方法上,他们先后与英国创意谢菲尔德城市规划公司和英国谢菲尔德文化产业园区的专业咨询管理公司创意空间管理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陈动生告诉记者,西村从开馆至今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画展、摄影展、雕塑展、行为艺术展等等,展出的大多是本土艺术家的作品。由栗宪庭、周春芽、何多苓、刘家琨、钟鸣等众多国内当代艺术和设计行业的优秀艺术家、设计师组成顶级艺术专家团队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严格把关,力保艺术创意的原创性和高品质。 “我们希望通过西村的运营来探索文化产业如何走向市场化,如何创造价值,我们愿意慢一点,将艺术一点一点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下一步,西村将更多地举办一些DIY的项目,让老百姓与艺术家“亲密接触”,艺术家可以指导大家做雕塑、手工制品、绘画等,让艺术走进生活、丰富生活、提升生活品质。 以超市模式经营艺术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四川师范大学油画专业的研究生杨孟超,她的工作是艺术品导购,向前来西村艺术品空间看画、买画的客人提供比较专业的意见,帮助客人们欣赏这些原创作品。 “能够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我非常高兴。我的很多同学都很羡慕我现在的工作。”杨孟超喜滋滋地说。 自2008年起步以来,西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初步完成了主要楼宇建筑群的建设,园区的首个核心项目——西村艺术品空间也于去年10月开始试营业。 “过去,艺术家更多的是闭门造车。”陈动生告诉记者,“他们对市场缺乏敏感度。从国际先进的艺术品市场经验来看,完善的经纪人和市场代理制度不可或缺,让艺术家们能够安心创作。西村将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服务,通过提供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和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搭建一个适合艺术家创作的平台。” 西村艺术品空间3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常年悬挂着数百名签约艺术家的近千幅原作艺术品。 西村的艺术总顾问栗宪庭说,作为全国首家平价艺术超市,西村艺术品空间将带动整个成都文化产业链的形成,让艺术以超市经营的方式走向平民化。 从2009年10月开馆至今,试运营阶段的西村艺术品空间已经卖出了100多幅画。陈动生说,现在在老百姓当中已经有了一群希望消费艺术品的人,西村的出现刚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价的艺术品消费场所。 据介绍,西村项目计划用3-5年时间建设一个包括艺术品空间、艺术设计工作室,及其相关行业生活、办公空间等在内的综合性文化艺术聚集区,整体建筑面积大概有1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8-10亿元人民币。未来,这里将会集原创设计、制作、交易于一体,形成完整的艺术市场产业链。 对话专家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提升文化软实力 ——访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家泽 记者:您认为,当前成都发展艺术村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陈家泽:在成都发展艺术村,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但艺术人才、市场等各方面的资源比较分散,政府要比较多的在投资环境上做出改善,设法整合成都在此方面的各项优势资源,为艺术人才的聚集创造条件。同时,要建立一定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品牌建设和空间建设上先行谋划。目前成都的西村、蓝顶、红星路35号等,基本的空间聚集条件已经成形,未来还需要在公共服务方面,针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升。 记者:发展艺术村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创造多大的价值? 陈家泽:这方面的价值很难量化衡量,但是,这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条必由之路。艺术村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创造就业,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艺术村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不但通过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为艺术找到了现实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创造了GDP,同时还提升了我们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张扬了民族和城市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