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李赞周先生的花鸟画艺术
李赞周先生
李赞周先生画风多样,各种表现手法融合运用。大写意、小写意、工笔、没骨兼而有之。师出名门为他的艺术特点奠定了基础。以王雪涛和齐白石对他的影响最大,还可以追溯到清康雍乾年间的画家华嵒小写意花鸟。清代华嵒的小写意与八大山人的水墨大写意,以及恽南田的没骨花卉,是清代三种典型的表现形式与手法,这三种技法在李赞周先生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从齐白石到王雪涛,再到李赞周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花鸟画家李赞周先生,一生命运多舛,坎坷磨难,养成了坚韧、乐观的品性,在不求闻达,不趋时尚中,成就了他的艺术;他的作品固而超越了一时一地的历史表象,笔墨间咏涵着永恒的人类情思与情感;尽管他度过了“隐者”般的一生,但终于以艺术实绩走进了“历史册页”,成为近现代中国花鸟画艺术的见证人和经典性代表人物。
就艺术成就而言,李赞周先生的花鸟画艺术,风骨凌然、超凡脱俗,表现为极高的文化修养和意绪品性;他的小写意花鸟画样式,含蓄、内敛、简净、单纯,这是一种别样的艺术风韵和生命情调的自然流露与表现,暗示了生命的形式结构与生命意识的艺术化与感性形式的呈现;由此,画家的艺术达到了规范精炼、笔墨惊人的艺术高度。
李赞周先生,1920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市,生性颖悟,自小受母亲熏陶喜爱画画;“九一八”事变,日本入侵东北之后,随父母迁居北平,于1939年考入北平国立艺专学习油画,期间,齐白石先生在该校教授中国画,白石老人的艺术风范,深深震撼了李赞周,遂产生了浓厚兴趣和研习中国画的强烈欲望,次年,李赞周改学中国画,师从白石老人学习大写意花鸟画,与此同时,又师从周怀民、于非闇、溥心畬等先生学习中国画,并在赵梦朱、王雪涛、汪慎生等先生那里研习工笔画和小写意花鸟画,又拜在黄宾虹先生门下学习中国画理论……;当张大千先生北赴京城时,又问学于大千先生,1940年加入北平(北京)“中国画研究会”。李赞周的书法得到了当时北京“四大书家”之一的罗复堪先生的欣赏,受到罗先生的格外器重,1941年在罗复堪先生的引荐下,李赞周成为王雪涛先生民国时期最后一个入室弟子,正式拜师王雪涛门下,其技艺日增、如鱼得水,李赞周此时已在京城小有名气。1944年,在王雪涛先生的主持下,李赞周与颜伯龙的二女儿颜家祥成婚。
因历史原因,李赞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开始了20余年的坎坷困窘生活。期间,妻离子散,1969年先生孑然一身从北京回到东北老家,直到65岁左右又拿起画笔,且笔耕不辍,又是30余年的岁月时光,创作了诸多为人称道的作品,直到95岁去世,留给后人一笔丰厚的艺术遗产。因此,说李赞周先生是中国绘画历史中的“隐者”,是不过分的。
95年的人生历程,坎坷多于快乐,磨难大于幸福!这一切并未使李赞周先生失去对艺术的憧憬与向往,他热望着用自己的画笔去实现审美创造,圆其艺术梦想。他的艺术犹如“老树新花”,枯萎凋零的艺术之树,绽放出生机勃勃的新花,在典雅、细致、精湛的笔墨、色彩表现中,画家的审美魅力在“文出自然”与“寻言观象、寻象观意”的追求中,抵达了“写意”的自由表观境界——“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并在“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中表现为“意气骏爽、文风清焉”与“情与气谐”的审美境界和内在张力。
作为饱经历练的画家,李赞周先生的花鸟画艺术,其审美取向是明确的:先生善于把人性的真善美转换为笔墨言语入画,把人生经历的苦乐融入到作品底色之中,并由此获得一种感知,使作品充满纯正的精神气息,在“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中焕发出凛然风骨,而且笔墨演绎中总能越界到片面性之外,并在静观中,将笔墨注入情感转换为审美境界;无疑,做到此点,需要有艺术的最专属的“预见性灵性”;所谓“预见性灵性”,它高于某一“形而下”的笔墨技能与具体手法;因为,灵性的作用与存在终将让艺术做到对笔墨的“先行观照”,这个“先行观照”与“意在笔先”,“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的内涵是相一致的。
李赞周先生和他的艺术,在根本上,表现和渲染着一个美好的梦想,他同时又是一个梦中醒者;他虽高蹈独步,却又充满诗心和豁达旷阔的情怀;因此,他虽是“历史册页”的“隐者”,却以自己的艺术成就成为“精神还乡”的前行者,他视“精神还乡”为高于一切的生命目标,并始终不离不弃,所以,在历史与时间中定格了他朴素却高贵的身影。
李赞周先生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既有王雪涛的灵秀婉美,也有李苦禅的拙劲雄厚,甚至有白石老人等先人的影子,以李赞周为代表的一代老艺术家,为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李赞周先生及其作品,成为历史册页中光华毕现的一页;为此,他将成为我们的永久记忆与难忘的先师,人生楷模!
花鸟作品鉴赏
《金玉满堂》
《岁寒三友》
《一片破荷叶》
《李赞周作品》
《李赞周作品》
《双寿》
《大吉图》
《李赞周作品》
《李赞周作品》
《香溢清远》
《李赞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