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明人“竹事”

2021-11-18 15:49:14 来源:同古堂

▲沈周《移竹图》,局部

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撰稿人/ 林妹妹、图/ 中国嘉德

「白石翁,李西厓」

吴门画派创始人,茶陵诗派领袖

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竹有野逸,亦坚韧常青,文人自然“以物寄情”,谓之“竹君子”。而有明一代,“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爱竹,咏竹,移竹、种竹、梦竹,曾诗云:“三年不种竹,得竹如得玉。十日不见竹,一日肠九曲。”亦有“吴门画派班首”沈周,其世代隐寓之地,名“有竹居”,为吴门文人雅集胜处,其亦自号“有竹居主人”,知其竹趣。

而李东阳与沈周的“竹事”,则是旧时文士交游之典范,清代“文豪”法式善、翁方纲等,皆效仿二者“竹情风雅”,此间种种,极堪玩味,其余绪亦是明清文人雅集、唱和、澄怀之缩影,惜年隔久远,少为人知。

左:沈周(1427-1509)右:李东阳(1447-1516)

成化二十年(1484),时官至翰林的李东阳新宅落成未久,其因“好竹成痴”,遂乞请“侍讲学士”王世赏“送竹”,又令“张甥汝济”前往移竹,并于“竹醉日”种竹。旧历五月十三日,为“竹醉日”。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有载:“五月十三日谓之龙生日,可种竹,《齐民要术》所谓竹醉日也。”

李东阳祖籍湖南茶陵,世居北京,后海为其幼时故居。西长安街之北、明太仆寺附近有李阁老胡同(即今力学胡同),则为其“赐第”所在。期间,其曾另购新宅,位于太仆巷。其《怀麓堂集》诗前稿有《除夕书怀》一诗,诗云“明年又卜新居去,应忆城南守岁时。”诗前自注“壬寅十二月,时已买太仆巷屋”。[1]壬寅年为成化十八年,故李东阳诗中“明年”即成化十九年,将搬去新居。其《春兴》,诗云“城南第宅已三移”,也可见其购买新宅后,内心颇为激动,所以赋诗记之。“太仆巷屋”或应为今太仆寺街,其与李阁老胡同前后毗邻。

《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图来源:北京传统文化联盟

而李东阳与王世赏素有交谊,其《李东阳集》中有诗《九日和王世赏韵》,诗云:“石门惟许白云留,我亦何心恋此游。竹里行厨烟未午,水边萧寺叶先秋。行贪觅句忘吹帽,醉怯登高不上楼。诗景满前谁会得,野僧名是远公流。”

以及《又和王世赏韵》,诗云:“西垣香火奉严诚,坐久空窗白渐生,方朔岁年犹饱饭,子云词赋竟虚名。天临华盖春星近,月照方诸夜水清。忽有仙郎传妙句,彩云东望独含情。”

另考《杭州文献集成-武林往哲遗著》中,有诗《五月十一日王世赏侍讲西园晚酌即席限韵一首》,其诗云:“花底清飕醒醉颜,城头落照尚忘还。便须觞咏从今日,未必林泉胜此间。绿醑浮春倾北海,翠屏宜晚对西山。心惊远首青骢骑,梦入中垣白鹭班。”

李东阳(1447-1516)

此三诗中,其中诗《九日和王世赏韵》,或即五月九日。并谈及“竹事”,如“竹里行厨烟未午,水边萧寺叶先秋。”而《又和王世赏韵》中,“方朔岁年犹饱饭,子云词赋竟虚名。”其中“岁年”即又一年。故此自李西厓成化十八年购宅,成化十九年搬迁新居,经过一番整理后,成化二十年“五月九日”至“五月十一日”,友人王世赏前来西园雅集。

李东阳有诗《漫兴》,诗云:“西园去岁竹初成,今岁东园笋又生。但得老身常健步,两园随意坐还行。”则可知,其太仆巷新宅中,有西园、东园。其亦有诗《西园秋雨咏苔》。故而,笔者猜测,其与王世赏雅集时,谈及此“西园竹事”,乃乞请王世赏“送竹”,并于五月十三日(醉竹日)种于“东园”。而西园之竹种于成化十九年,东园之竹则是成化二十年。

又考李东阳《怀竹》中,自注“张甥汝济移竹数竿,予病告累月,不出房闼,闻新笋滋茂,故作是诗”,知移竹者为“张甥汝济”。“张甥汝济”娶李东阳侄女为妻。

而李东阳新宅移竹后,与名流如陈璚、吴宽、沈周等雅集,诸人纷纷题诗相和,沈周为之作《移竹图》,以志庆贺,吴宽赋诗一绝,其《匏翁家藏集》有题云“五月十三日移竹作”。李东阳亦作移竹诗《谢王世赏传乞竹栽一首》,康熙刻本诗名作《谢王世赏移竹次韵》。

之后,其又与正德丙子年(1516)卷录此前所作“竹诗”十余首,即《李东阳种竹诗卷》,是卷于2019年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以3070万高价成交。而沈周《移竹图》则将于中国嘉德2021年秋拍呈现,其题跋、著录累累,且经多位名家递藏,其“移竹逸事”则可称明代第一风雅之事,极是可珍也。

沈周

移竹图

水墨纸本 手卷

引首:24.5×98.8cm;

画 :24.5×98.8cm;

书法:24.8×133.5cm;

跋1:24.8×35.5cm;

跋2:24.8×341.5cm;

跋3:24.8×35cm

说明:是卷曾经翁方纲、冼斌(云樵)、裴景福、谭敬、王南屏等鉴藏。并著录于《壮陶阁书画录》、《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中。

出版:《沈石田移竹图》珂罗版,上海文明书局,1911年。

著录:

1.《壮陶阁书画录》卷九,裴景福编撰,第300-303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

2. 《张葱玉日记·诗稿》,第4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

3. 《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叁),张珩著,第1940-194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年。

沈周为李东阳作《移竹图》,应作于成化二十年“竹醉日”后未久。是卷沈周诗画骑缝章钤印“白石翁”。笔者考《沈石田先生诗文集卷十》、《沈石田先生事略》、《沈周集》等,其中篇章,黄应龙《白石翁画梅花主人图记》载,成化二十年夏四月,黄应龙来访,沈周对其曰:“吾年六十,则更号白石翁矣。”适有道士揣沈周拟倪云林竹画索题,黄题曰:“千亩何尝贮在胸,出尘标格有仙风。疏髯短鬓俱成雪,消得人称白石翁。”沈周见题诗后,言“自此称白石翁矣。”并请“赤松山农”金元玉刻“白石翁”印以记。黄应龙言其所见沈周此后诗画皆用“白石翁”印。其《六十自咏》诗,亦云“山花笑我头俱白,头白簪花也当春”以此自嘲自励。

题识:僮子才通醉日书,长身早见载专车。叶留宿雨鸾翎湿,鞭走新泥蠖节舒。下马题诗添过客,借风清暑便邻居。夜来半舫斋中月,壁影萧然水墨虚。沈周奉和。

而沈周题诗《和陈玉汝大理乞竹韵》七律一首,收录于《沈周集》、《石田诗选》中。“夜来半舫斋中月,壁影萧然水墨虚。”中“半舫斋”为陈璚府邸,其与李杰禄隐园、王鏊共月庵等,为文人雅集胜地。陈璚,字玉汝,号诚斋,有《成斋集》。其历官庶吉士、给事中、大理寺丞、少卿,至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而成化二十年,其官大理,故诗为“和陈玉汝大理”。

《石田诗选》卷九

其后,有李东阳题诗《谢王世赏传乞竹栽一首》,卷前引首翁方纲书“移竹墨缘”四大字,后附其多个跋语。另有王穉登、法式善、吴荣光、汤金钊、胡璧城等题跋。

▼李东阳题诗▼

谢王世赏传乞竹栽一首。俗居何计避尘氛,西郭浓阴幸见分。但有竹看休问主,苦无邻乞竟烦君。天应不爱城头雨,地许长留石上云。三日肩舆犹未过,晚风帘箔又斜曛。移竹后三日在成斋竹舫书。

此李东阳《谢王世赏传乞竹栽一首》与康熙刻本中,文字略有差异。其中“三日肩舆犹未过,晚风帘箔又斜曛”,康熙刻本则“三日”为“十日”,“晚风”为“晓风”。而李东阳晚年《种竹诗卷》中,亦有录是诗,为“十日”、“晚风”。

由此可见,康熙刻本中“晚风”误作“晓风”。而沈周《移竹图》卷中,李东阳诗末注云“移竹后三日在成斋竹舫书”则与此“三日肩舆”吻合,故其当为是“乞竹诗”最初稿,而后李东阳误作“十日”,后世文集中也沿其前误。此亦可证是卷之可贵也。而“成斋”即陈璚。

▼王穉登题跋▼

沈征君《移竹图》,余十年前尝见之,题者凡数公。今惟存长沙公为鲁灵光耳。尚忆吴文定题语云:“今朝竹醉教移竹,荷锸穿云去路赊。□笑此君多潦倒,醒来已在别人家。”虽一时谐谑,风流宛然。偶过善甫斋头,重阅此卷,因录吴诗于后。是日新霁苦热,覩此便觉凉思萧瑟,真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己卯(1579)六月廿又一日,王穉登敬书。 钤印:尊生斋、王氏百穀

王穉登题跋中,言及此沈周《移竹图》其十余年前曾见过,可惜题识仅存李长沙诗,其余数公已佚不见。其中“吴文定”即吴宽,谥“文定”,其诗见载于《匏翁家藏集》,作“今朝竹醉教移竹,荷锸穿云去路赊。却笑此君多潦倒,醒来已在别人家。”其卷二中,另有诗《五月十三日,俗云竹醉日,种竹丛桂堂前,时旧竹俱亡,医俗亭亦撤去,拟别搆数椽,名之曰复竹》则或可猜测,吴宽前“移竹诗”为李东阳作,后“移竹诗”为自己“丛桂堂”作。

而李长沙诗,其诗跋已佚,内容已不得而知。考(清)冯敏昌《小罗浮草堂诗钞校注》,载《李长沙书种竹诸诗卷》,诗云:“燕山僧报平安书,何似湘南春雨馀。茶陵相公老京国,归梦远忆青疏疏。平生爱竹诗最夥,何处撮钞烦小胥。投间一老竞归去,数竿憩息思相于。移根深深种植后,新笋解解抽萌初。一日定可一诗计,中年况与中心虚。人生劲节固应尔,君子之爱嗟何如。墙翻泥淤偶一见,孰与洗濯勤扫除。清诗银钩看落纸,杂以篆籀穷爬梳。落水庵中有词客,老眼摩挲时卷舒。新年风日乍晴美,尚少寒具工汙渠。笑谈幸续已竞日,京尘半面谁免诸。”

此诗中“茶陵相公老京国”即李东阳。故笔者推测,或即李长沙原题于沈周《移竹图》中诗。而“偶过善甫斋头,重阅此卷”则其中“善甫”或为龚情,字善甫,号方川,马桥吴会里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时任刑科右给事中。知此沈周《移竹图》当曾为其旧藏。

▼翁方纲题引首▼

移竹墨缘。此卷李西涯自书《移竹诗》,沈石田为作图也。昔于壬辰(1772年)冬,得西涯自书《种竹》诸诗卷,时方于城南苏米斋买竹种之,因用苏诗李文正种竹事赋诗,属罗两峰为作《南轩补竹图》,又属闵正斋作《西涯竹图卷》,今廿有余年矣。安邑宋芝山,一日于书画摊上得西涯手迹,即予所藏前卷中《移竹》一律也。不数日间,芝山又得沈画及王百谷跋,则前后褾接之迹宛然,因以见赠。印合前卷,真如延津之剑,洵墨缘也!题此志喜。乾隆五十九年(1794)岁在甲寅冬十有二月十日。苏斋学人翁方纲。 钤印:苏斋、覃溪、小蓬莱阁

是卷翁方纲题引首,据其所跋内容,可知其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得李东阳《种竹诗卷》后,请罗聘作《南轩补竹图》,闵贞画《西厓竹图卷》。乾隆五十九年(1794),宋葆淳购得李西厓“移竹诗”,又复得沈周《移竹图》及王穉登题跋,相赠翁方纲。翁氏喜甚,并于十二月十日,跋言“印合前卷,真如延津之剑,洵墨缘也!”

考李东阳《种竹诗卷》中,有翁方纲题跋“得此卷后二十二年,复得西厓移竹诗迹,即此内‘谢人乞竹栽’一首。有沈石田写图,王伯谷跋。于是苏斋补图之约,不谋而合矣。甲寅腊月望”(钤“松竹双清书屋”六字朱文长方印)

由此可知,此两卷题跋,时间前后仅差五天,其一为“十二月十日”,其二为“十二月十五日”,且提及内有“沈石田写图,王伯谷跋”,而《移竹图》与《种竹诗卷》中皆有“谢人乞竹栽”诗,彼此印证,流传及今,此亦如翁方纲所言“洵墨缘也”。

▼翁方纲题跋▼

相公到老营鲑菜,蠹简都算园翁债。有竹庄翁写影来,一榻清风倩谁卖。我企清风二十年,横街髣髴昔开轩。夜半禅机退翁谒,清风万籁传其言。竹林题待张甥补,学士波传新乐府。醉花不怕李金吾,醉竹偏怜陈玉汝。移根本自同根节,添来半舫斋中月。隔巷联吟乞竹栽,长沙长洲那分别。当时长沙诗主盟,有斐一气皆滋萌。手植都无闲草木,苔岑总是诗性情。成斋之箴勗忠信,柯叶日长威仪峻。清溪并照宣溪缄(王世赏号宣溪),白石初成石翁印。诗家与竹作生日,宾客满堂摇醉笔。非此槎枒磊落胸,多少精微孰传出。幅纸经今三百年,诸翁颜鬓故依然。一笑广长闇主梦,缣丝零落拾吴肱。我昔玉堂吟种竹,每过西涯纵春目。数竿淇澳难卜邻,双剑延津竟联轴。怀麓堂深感旧怀,坡诗文正即西涯。风味何人同写照,双清松竹属苏斋。适得坡公《偃松屏赞》真迹卷,因以松竹双清自题书屋。乾隆五十九年(1794)岁在甲寅冬十二月朔,方纲。 钤印:翁方纲、内阁学士

再题四首(兹二论沈石田,后二咏移竹也)

岂敢便为无沈论,赝尝八九一难真。杜诗韩笔颜书法,大有中间著眼人。粗文细沈与谁论,黄鹤山樵觅替人。前辈收藏多小幅,淋漓元气斧麻皴。记与成斋谛誓言,月明半舫对开轩。更无闲客堪移住,只此君来共养源。醉能付托李长沙,凤律谁铭蔡少霞。莫信匏翁嘲笑语,醒来不是别人家。十二月十七日方纲又书。 钤印:苏斋

右沈石田《移竹图》并诗,不著岁月,《石田集》题云《和陈玉汝大理乞竹韵》。玉汝,名璚,长洲人。成化戊戌进士,选庶吉士。由给事中,历官大理寺丞、少卿,至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其诗名《成斋集》。石田此迹有“白石翁”印,考金元玉为石田篆此印在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年),而西涯《谢王世赏乞竹栽诗》,以《怀麓堂集》考之,亦即是年所作。是西涯官翰林时,而玉汝已转官大理。盖玉汝是诗,即为西涯乞竹于王世赏而作,而石田作图因和之。惜不得玉汝原作共读,想亦在百穀所云尝见题者数公之内,而今不可考矣。匏庵一绝,《家藏集》题云:“五月十三日移竹作” ,则耑取竹醉日为题,而不详其唱酬原委耳。以今考之,石田画此时,年五十八,西涯年卅八。至百穀跋,在万历七年己卯(1579),则相距九十六年矣。(王百穀跋谓李长沙之题迹尚在于卷内耳,非谓李长沙存也,观者勿疑)至今甲寅(1794)冬,凡三百有十年而归于方纲,既为系以诗,并摭其概识于后。除夕前三日,书于松竹双清书屋。 钤印:诗境、苏斋、覃溪

嘉庆丁卯(1807)夏,又补摹成斋《竹舫图》,附装于方兰士所作《西涯图》卷内。秋七月十日记。 钤印:覃溪

乙卯(1795)人日荆溪陆致远、钦州冯敏昌、临川乐宫谱、金溪陈珄同观。 钤印:秀石山房、冯敏昌印、陆致远、以宁、乐叔子、莲隐

帝城西北潭,有客忆湘南。谁知三百载,吾辈续诗谈。积水潭梦寐法华庵,昔共汉阳客。一角西峰青,忽悟云水白。(汇通祠即西涯诗法华庵也,昔与闵正斋商略法华庵图而未知其即今日此祠耳。)一源汇而西,十刹沿以次。若寻诗人居,禅偈非文字。(十刹海)

濛濛宿雨香,晓熨湖光净。一碧铺红云,周回大圆镜。(净业湖)

惺斋与箨石,携手此餐眠。杜韩曲江作,回首四十年。(李公桥)

德胜桥边路,沿洄松树街。如和学士柏,非关岳麓怀。(松树街)

海印凭谁印,慈因是夙因。时来禅月指,讯尔卜邻人。(慈因禅院)

人傅戴水部,地记莲花社。一半野云间,秋心风露下。(虾菜亭。相傅戴水部大园所筑。)慈恩纪游后,诗谛有僧缘。借问麓堂集,谁参无尽禅。(慧果寺)貌出斯庵主,溪头伫立时。还如移竹卷,意和石田诗。(丰泰庵)石桥清似水,为近小西涯。我友印须友,苏斋同一斋。(清水桥)迦叶拈一笑,真诗惟二泉。未识竟陵品,茶陵何处傅。(诗龛)和梧门司成《续西涯十二咏题两峯为梧门画册作》。嘉庆三年(1798)九月九日书于松竹双清书屋。 钤印:松竹双清书屋

石田为孔高州作《枫桥饯别图卷》,为成化廿二年丙午(1486),时石田年六十,在此《移竹图》后二年,笔法印章悉合。方纲记。甲子(1804)夏六月十二日石画轩南窗欲雨书。

是卷,另有翁方纲题跋六处,可谓累累,其亦详尽考据,长跋诸多,并引为稀珍。其题跋中“数竿淇澳难卜邻,双剑延津竟联轴。”即是指李东阳《种竹诗卷》与沈周《移竹图》。其又考成化二十二年,沈周孔高州作《枫桥饯别图卷》,为此《移竹图》后两年,二作笔法与印章悉数吻合。

翁方纲其中一处题跋后,“乙卯(1795)人日荆溪陆致远、钦州冯敏昌、临川乐宫谱、金溪陈珄同观。 钤印:秀石山房、冯敏昌印、陆致远、以宁、乐叔子、莲隐”,其中上文述及“冯敏昌”《小罗浮草堂诗钞校注》,载《李长沙书种竹诸诗卷》,则可知冯敏昌目赏过此沈周《移竹图》,故其诗钞中录“李长沙种竹诗”,此又可相互印证也。

而翁方纲另一处题跋“和梧门司成《续西涯十二咏题两峯为梧门画册作》。嘉庆三年(1798)九月九日书于松竹双清书屋。”其中“梧门司成”即法式善。法式善有“小西厓”之称,可知其对李东阳推崇备至。其曾购得李东阳旧址邻地,而数度延请同好雅集于此。其中一次,即发生在嘉庆三年六月九日。而后三个月,翁方纲作此跋相和。

▼法式善题跋▼

何年积此水,浸润春明城。西积一夜雨,万柄荷花生。(积水潭)甃石蓄春流,筑堤泄秋涝。欲访法华庵,晚蝉烟柳噪。(汇通祠)梵宇俨号舍,而名十刹海。坛上石竹花,春风吹尚在。(十刹海)但许人看花,不许人打鱼。畴是净业人,来此湖上居。(净业湖)既褫李广名,藜光更无着。谁举李公桥,补入景物略。(李公桥)僻巷涩藓花,万叶松涛哑。犹有古月痕,留我秋绿下。(松树街)

慈恩不可见,兹院题慈因。僧厨蒲笋香,饭后来儒绅。(慈因禅院)

水光绿半城,花影红一埭。徜徉此亭中,何必买虾菜。(虾菜亭)

佛阁耸溪头,夜深灯火断。时闻梵呗声,清切语天□。(慧果寺)

门受芦苇风,檐滴桧柏露。萧然白发僧,半生狎鸥鹭。(丰泰庵)

略彴仄难行,藕花烟外吐。只许说诗人,月下款我戸。(清水桥)

心悦李公诗,居近李公□。但愿公同龛,不愿公同世。(诗龛)嘉庆三年(1798)六月,诗龛居士法式善初稿。 钤印:法式善印、梧门诗稿、小西涯

嘉庆二年(1797)腊月,翁方纲作《西厓图记》,言此前法式善《西厓考》中,“西厓者,德胜门水关之内,法华寺之南,海子积水潭之西,今写丛竹于此。……而积水潭之西厓,是其童子时所钓游,故以自号也。……而杨柳湾之旁,梧门‘诗龛’在焉……”言指李东阳旧居,法式善现居,为毗邻。而李东阳常于积水潭之西游玩,故又号“西涯”,“西涯”即“西厓”。

法式善曾诗云“我于李宾之,旷代默相契。”亦可见其对李东阳至崇敬。而自嘉庆二年李西厓故址考订后,法式善便于此故地,召集同好为李东阳做寿。“年年六月初,赏花西厓西。酾酒寿李公,蒲笋杂黍鸡。”[2] 时间则是李东阳诞辰六月九日。

考翁方纲《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二中载,嘉庆三年,其作《六月九日,梧门召同人集西厓旧址作李文正生日四首》,而法式善《存素堂诗初集录存》卷七,载,其作《六月九日,梧门召同人集西厓旧址》。可知嘉庆三年六月九日,翁方纲、法式善等人“西厓雅集”,诗文唱和。而上文所述翁方纲题跋“和梧门司成《续西涯十二咏题两峯为梧门画册作》”载于法式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二。[3]此外,卷五十三中,另有载嘉庆四年,翁方纲作《和梧门六月九日与诸君诗龛小集之作》,也可见法式善与翁方纲每年李东阳诞辰雅集,此言不虚。

此法式善题跋“嘉庆三年(1798)六月,诗龛居士法式善初稿。”可知即作于嘉庆三年六月九日也。

而考嘉庆六年,法式善《复修李文正公墓祠记》,载“祠前若更植竹数百竿,续慈恩寺故事,而复西厓旧观,则过者当益增企慕,他日必有如沈启南者为之补图,又必有风流好事者如王世赏、谢于乔辈庚和于其间决也。”是记中,亦有提及沈周为李东阳绘《移竹图》,而此“雅事”王世赏亦参与其中。据此,也可见此沈周《移竹图》之殊为可珍也。

同年十月十五日,翁方纲作《附李文正公墓祠诗》,亦言“记咏成斋召世赏,重烦蕙麓约梧门”,则是将其与法式善“西厓雅集”,比拟于陈璚、王世赏、沈周、李东阳等先贤。另有谢振定(1753-1809)作《附西厓雅集记》中载,大意为“嘉庆三年六月九日,先一日有十六人,次日有二十六人,再至者有六人,悬文正公遗像,来者各再拜”,又有法式善示出翁方纲所藏李东阳墨迹数轴,供于李东阳像前。众客环观之,赞不置。其中,应即包括此沈周《移竹图》。

笔者另考杨钟羲 、刘承干所著《雪桥诗话三集》卷八,其中一段记载,极可参详“梧门祭酒有京师冬日八咏……昔李西厓从王宣溪(世赏)乞竹栽,沈石田为画移竹诗卷,吴匏庵竹醉日题此卷云‘今朝竹醉教移竹,荷锸穿云去路赊。却笑此君多潦倒,醒来已在别人家。’皆是风趣……”此则可谓是又一著录也。

杨钟羲 、刘承干所著《雪桥诗话三集》卷八

行笔至此,此沈周《移竹图》卷之“竹事”,影响至清代文豪法式善、翁方纲等,顶礼膜拜,诚可谓是意义匪浅。

另有汤金钊、吴荣光等题跋。

▼吴荣光、汤金钊题跋▼

道光戊戌(1838)九月四日,筠青馆移菊二十六把,以作重阳诗料,观此快然。吴荣光记并书。 钤印:荷屋、吴荣光印

道光戊申(1848)秋门下门生冼水部云樵见示《移竹卷》,读书哦诗,尘心一洗,真眼福也。汤金钊记。 钤印:汤金钊印

另据鉴藏印,可知此卷曾经叶梦龙、裴景福、谭敬、王南屏等递藏,而霍邱裴景福收藏收录于《壮陶阁书画录》。另考1938年十月一日的张葱玉日记,记“去和庵斋中观画……沈周《移竹卷》,李东阳诗”,可知当时尚在谭敬区斋中。1962年,张葱玉在巜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里又详尽抄录了手卷的全部题跋。

1911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有《沈石田移竹图》珂罗版。

因本文考据内容诸多,故沈周《移竹图》技法、皴法等绘事之精湛,篇幅所限,不再赘言。届时,方家可莅往预展现场一窥究竟为宜。

参考资料:

[1]朱家濂:记明李东阳自书《种竹诗卷》

[2][3]李淑岩:法式善诗学活动研究

▲ 同古堂坚持原创

感谢关注并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嘉德2021秋季拍卖会

预展

11月14日—17日

嘉德艺术中心、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拍卖

11月18日—23日

嘉德艺术中心

王府井大街1号

——END——

观书时自得新解,作事便应同古人

文:林妹妹,图:中国嘉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