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梅一随笔:春山多胜事

2021-05-06 14:31:23 来源:新浪收藏

《山水风景》油画90*30cm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唐 元稹)

闲时在微信视频里看到一位演讲者,真的很有意思,说是站在西方大咖成就面前,直接要求“中国人跪下吧”,太有意思了,看看他那没出息的样子真是既可怜又可笑。科技不是我的专业,就艺术而言我觉的我们早就平视他们了,各自的世界观不同,各有各的精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二十岁左右,凭良心说面对西方艺术确实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几十年的创作思想下来,几十个西方博物馆看下来,也就这样了。“眼中花事烂漫,而他们已经不复少年心情。”对于前辈,对于伟大的人,我们需要尊重和学习,但是更重要的是鼓励自己的努力,我们需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寻找到自己,寻找到东方新的美学,保持自己的雄心和尊严。而不是仅仅是跪下,那真是没有志气的样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态度和抱负非常的重要。你即使做的没有那些大咖们好,人生,各有各的幸运,做好最理想的自己,那也是一种生命美好的境界。生为东方之子,你我,该抬起高傲的头颅,理想晨星,自强不息。

东方的新美学应该是一种和文化,具有包容性,他的艺术美学理想是能让大家从中找到更美好的生存状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而不是一种狩猎文化,遵从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而不是那种二元对立的观念看待一切事物的哲学。这种哲学短时间可以让人强大起来,但很难长时间保持伟大。艺术有时会具有强大的精神属性,象酒一样,听多了(伟大的音乐)看多了(伟大的绘画)会醉。甚至会醉的一塌糊涂。现在有许多人有钱了,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成为艺术家。这显然是人生的一次赌博,冒险,名利场如战场,输的多赢的少。既可怕又可怜。艺术家是情绪化的动物,艺术家的心里始终住着一个词叫颓废,因为艺术家是一种依靠情感饲养职业的生物,情感透支了人就会颓废。甚至于有忧郁症。情绪本身无好坏,如同气,气结就会出现问题。有钱勿忘无钱日,落难何曾见几人。

关于阅读,现在有一种奇怪的观点,说什么要系统化阅读而不能碎片化阅读等等,我觉的不可一概而论,创作型的和学者型的阅读是不一样的,我过去好象听说过许多大作家大艺术家都不太喜欢系统化阅读,比如鲁迅、比如张爱玲、比如卓别林……他们都曾在自传或文章中提到自己的读书习惯,那就是读杂书,翻到哪儿读到哪里,本人的习惯也是如此。这种读书习惯会有灵感产生,会有思想的空间,如果让我系统的读?我想那不是在享受,也未必是在学习,会失去创作欲望,会失去很多乐趣和希望感。但是对于一个做学问的人来说,也许确实需要系统化和逻辑化,这个我不懂,只是想捧着一本纸质的书,让我装一下可以,天天装着,多么可笑又可怜的事情。既是一种奢侈浪费又是多么的痛苦呀。

《浪潮》是德国人根据1967年美国一所高中校园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的一部电影。纵观历史,源自于古罗马时期的法西斯主义(fascist)究其精神内涵是:“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个人主义也好集体主义也好,我想造物主的意思可能是要求我们人类不要太极端化,比如太个人主义会让社会产生强烈的贫富差距,赢家统吃,完全资本主义化,因而产生动荡。过份的集体主义也许会陷入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民粹主义等等陷井。分寸感的把握能力也许不仅是艺术家创作时遇到的问题,名各行各业也许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需要出现一些大师级人物。西方的系统总是今天走向一个极端,然后面对自己的错误和酿成的灾难进行反思,然后再走向一个极端……东方政治对人性之恶是有遏制的,西方的法律再细致,多到律师记忆极限也是有会欠缺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心灵层面将道德、法律相结合的精神,镌刻在人类社会价值体系里,也许更聪明一点。

近日无意中听到“一生所爱”,很多感慨,歌词是:从前现在过去了再不来、红红落叶长埋尘土内、开始终结总是没有变改、无边的你瓢泊白云外、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里面有一种特有的东方式悲伤。感叹苦海、难逃避命运。人生,谁都想赢,你给自己什么梦想底色去奋斗,命运也就给你什么样结果的形状,这是一定会有的。在商业竞争的社会里,将苦海、难逃避命运等等放大以后,对于一些在打拼生存的人来说,真的会很有一种悲凉甚至是绝望的感觉。漫漫人生旅途,重要的自我不放弃,风水轮流转,花开有期。个人的身体是一个系统,有时单看一部分不能说明什么,人类社会也一样。人生天地之间,大自然中的风、寒、暑、湿、燥、火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六淫邪气”。一年四季,春有风邪,夏有暑邪、湿邪,秋有燥邪,冬有寒邪。我的意思是人类不该成为什么局部的、片面的、季节性的概念或者什么季节性主义思想的奴隶,成为意识形态的极端分子。回头想想最好的体制也许就是在一种稳定的机制下给各人提供多种成功生存的机会和空间,并有助于生产力的提高。这也许就是造物主初始的设置。百病生于气,清理疏通调达,对生命保有的觉知醒悟,有时间效率变化也有平衡发展。至于人生之苦?古人说:“信此有生必有死,生死不出,诸苦难逃。”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有聚必有散,有升必有降,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无苦不知其乐,反之乐极则生悲,重新沦为诸苦。人寿多则辱,生如寄客,死如转车。……“人生之苦”也许就是造物主给人类的一道永远无解的方程式。“芳菲歇去何须恨”痛苦有时,快乐有时;温柔有时,风霜有时,全都是生命路途中经历的一部分。祈祷人类,早日摆脱新冠肺炎疫情之苦!

梅一

1962年出生江苏,本名:张梅夜

1985年先后就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

1989年先后任教扬州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2002年始 在上海从事雕塑 绘画艺术方面的工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