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缅怀先人,我们为什么要烧纸钱?
《论语》载曾子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孔子解释何谓“孝道”时也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说明儒家除了重视对长辈生前的侍奉,在尊长逝世后慎重办理葬礼与祭祀,除了缅怀先人,也可让社会风气归于纯朴。每逢清明时节,中国人多会于此时扶老携幼前往墓地祭扫、追思逝者,从过去焚烧的冥纸、冥币(纸钱)、纸人纸马。
古人对于祭祀一事相当慎重,重要程度不下于军事征战。《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祭祀时使用圭、璧、币、帛等贵重物品,迨祭典结束则埋入土中。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夏金华指出,由于玉币取材不易,对制作工艺的要求也高,多半只有将相王侯能有此条件,所以平民改以流通的钱币做为陪葬品,称为“瘗钱”(瘗,音亦,掩埋、埋葬之意)。在湖北葛洲坝出土的西汉墓葬中,就出土了金郢爰(楚币)和秦代铁制“半两”、汉代铜制“五铢”等钱币。
从汉代开始以实钱陪葬的风俗,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宋文人叶寘于《爱日斋丛钞》记载:“南齐废帝(萧昭业,473—494年)好鬼神,常剪纸为钱,以代束帛,而有纸钱”。当时人们认为,亲友故世后以实钱陪葬的成本太高,不能多放;如果埋入过多丰富的陪葬品或钱币,又容易引来盗墓者的光顾。幸好在汉代以后造纸术已非常普及,人们想到可易俗从简,改以纸钱(又称阴钱、寓钱、拟钱)代替,不但可节省丧葬成本,又能避免发生盗墓而惊扰先人,一举两得。
《旧唐书》记载,到了唐玄宗时期,由于帝王推崇老子道学、喜好神仙之事,开元二十五年(737),少年时代就习礼学的王玙引古今祀典向皇帝进言,“请置春坛,祀青帝于国东郊,玄宗甚然之,因迁太常博士、侍御史,充祠祭使。玙专以祀事希幸,每行祠祷,或焚纸钱,祷祈福佑,近于巫觋”。由此推论,当时民间焚化纸钱的习俗应已广泛流行,后得到皇帝与朝臣认可,朝廷才开始用纸钱来祭祀。
夏金华指出,唐代扫墓一般在寒食节,这是由于朝廷规定,无论官民,寒食节(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通常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均有三日假期,由于寒食与清明相连,此时成为古人扫墓的高峰期。而扫墓时,纸钱“自王公逮于匹束,通行之矣”。
不仅中唐诗人王建(约767—约830年)《寒食行》诗中有载:“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张籍(约767—约830年)《北邙行》: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以及白居易(772—846年)的《寒食野望吟》也称:“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证明中唐时期的寒食、清明节,使用纸钱祭祀已蔚为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