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雕院|展览】“追寻——万福堂艺术历程展”
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追寻——万福堂艺术历程展”正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对外开放中,展览将持续至10月18日。(国庆、中秋假期正常开放,周一馆休。)
艺术赋予生命意义
“是艺术赋予我生命的意义,生命、阳光、人格、情义是我的最爱,我又回到童年,快乐而安静地画我的画,这就是我。”在画家万福堂《追寻自我》的自述文字中,他这样充满感激地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纯真情感。
对于如今年轻一辈人来说,万福堂先生属于上海油画雕塑院的老一辈艺术家了,万老师开朗热情、风趣幽默是大家的普遍印象,万老师为人注重情义、做事勤勉仁厚,凡熟悉他的人亦都知晓。而在他自己的心目中,也有着属于他这辈人的前辈老先生,如吴大羽、周碧初、俞云阶……在那些如流水般远去的岁月中,这些师长们的言传身教、谆谆教诲,在他们身边的耳濡目染,最终都一点一滴地融入他一生的绘画探求,甚至内化为他艺术性格的重要部分。其中,因他与周碧初先生的交往最为深厚,绘画上受益于周碧初先生的影响也最多。
万福堂与恩师周碧初先生
万福堂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本科。上海油画雕塑院1965年建院时入院的一大批艺术家里,有他的老师,也有他的同班同学。毕业后,他在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任教多年,1989年在周碧初先生举荐下进入上海油画雕塑院担任专职画师。
《水仙与水果》布面油画 50×70cm 1998
《圆桌上的静物》布面油画 87×77cm 2004
回眸过往,万福堂从艺至今已有六十余年。而这段时间正是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充满了跌宕与起伏的六十余年。由此形成的艺术创作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对于万福堂绘画的影响也是或交错或重合。所谓大环境,时代、社会风潮也;所谓小环境,师友亲朋耳。这从万福堂不同时期绘画创作的风格特点和所关注的题材与内容可以看出来。在上海美专时期的绘画基本功训练,交织着西方古典写实绘画技法和主流的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画风的影响。而老师中具有留法背景又接受了西方印象派以来现代艺术思想的吴大羽、周碧初,参加过北京中央美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苏联绘画研习的俞云阶,对于很多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也在万福堂的绘画创作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如在他的绘画中,一直以来对于色彩和光线的注重,以及对绘画造型语言的坚持。虽然不同的时期,受到时代主流和思潮的推动与影响,万福堂绘画表现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早期更多代表性的作品是反映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的主题性、宣传画创作,中后期则随着艺术环境的宽松和视野的打开,对自我意识的主观追求不断增强,他的绘画表达变得丰富而多元。他不仅在人物、风景、静物、写生等领域探索,在油画、色粉画的形式与技法上也不断进行新的实践,但以上所提到光感、色彩、造型语言等特点在他的画作中始终鲜明地存在着。
周碧初题字《勤奋前进》《画家周碧初》布面油画 160×140cm 1987
《勤奋前进》布面油画 200×137cm 2015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万福堂是一位既自由又严谨的画家。他的自由反映在艺术的观念上,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凡本真、纯善与美好的艺术他都喜爱。他的严谨则显示于面对画布时的诚恳,面对画面时的一丝不苟,无论是用极其写实的技巧刻画生动细腻的《画家周碧初》肖像,还是用印象主义的光感和色彩表现日常化的生活场景与人物,他的画面都是平稳而扎实的,充满着一种诚笃、平和的气息。即便是前几年画的那幅像是表达某种宣言般的《勤奋前进》,身上披挂着由颜料等绘画工具组成的武器,从象征着“束缚”的美术训练现场的废墟和硝烟中走出的态度严肃的艺术家自己,也是于诙谐幽默中透露着一股“为艺术而战”的执着认真劲儿。
《女画家》布面油画 115×105cm 2004
《聊天》布面油画 143×138cm 2002
《洱海睡莲一》布面油画 70×120cm 2007
画家万福堂常说“画画能带给我快乐”。而生活中的万老师开朗风趣,喜爱交朋友,喜爱与年轻人来往,谈笑风生间总是能带给身边的人许多快乐。常言画如其人,在万老师身上确实是一致的。
今秋,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薪火相传:万福堂艺术回顾展”,是对万福堂先生六十多年艺术人生的一次较为全面地梳理与回顾,展现了画家一生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与探索。这是一个艺术的个案,同时也是一代人的缩影。
江梅
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
展览现场
展览时间
2020年9月30日~10月18日
开馆时间
10: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馆休)
展览地址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金珠路111号)
编辑:周雨亭
校审:李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