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艺术是文化泡沫吗
在一个信息爆发、技术革新的时代,艺术作品也开始追求使用新技术制造效果。使用新媒体技术创作的作品都可以被归为新媒介艺术。新媒介艺术崭新的语言有时令观者无所适从,不由大呼,这是什么“黑科技”?当后现代的浪潮拍打过后,新媒介艺术究竟是一块稳固的礁石,还是不过是一场文化泡沫?
新媒介艺术大量引入的声光电技术,虽然炫目,在现有的审美观之中,却无处匹配安放。新媒介艺术作品,依托于电子技术和信息工程基础而制作,如数码美术、电子游戏,是通过网络在荧幕和终端上进行传播,以展示新媒介手段为重心创作的,如部分装置艺术、3D打印、声光艺术,是在实际空间与观众产生交互而完成艺术效果。
以新技术作为画笔,在艺术世界里,究竟能画出怎样的光景?
首先,创作新媒介艺术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艺术形式探索。
亚瑟·C·丹托提出艺术终结论便是基于传统艺术表达已不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的精神需求这一现象:摄影技术的发明取消了静态绘画的记录功能,进而导致画家主体性的消失。而新媒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以记录包含时间在内的图像信息,即动态信息。传统艺术欣赏基于静止的画面,而当画面因为技术进步可以运动时,对图像的传播和解读也随之跨入新纪元。
比如,在同一个屏幕单元里,电影、动画能因为运动图像而带来完全不同的叙事结构和信息量。这种需要时间信息的阅读需求,扩大了记录材料的可能性。因此,时间流技术、生物技术等与传统图像生成过程无关的技术,也可以成为新的创作工具。此外,当图像发生可以一直是一个运动的状态,不在作者停笔时终止,图像展示就可以和观众交互。这意味着整个艺术发生的过程,都有可能变成作品持续创作的一部分。利用生物探测技术测绘观众情绪成像的作品,就在做这方面的探索尝试。这之中,艺术家和观众共同感悟作品中的技术力。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进一步发展,很可能图像的展现将跨过屏幕的限制,以更别出心裁的方式运用到文化生活里,创造更不可思议的读图景象。新媒体技术在短短几十年内爆发式地出现、更迭,其技术需求的跨界扩大了创作者的范围,让更大范围的人在艺术现代性和适应性上进行探索。
其次,新媒介艺术在传统艺术研究展示中也有一定的价值。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布置了对《清明上河图》的环绕式动画再创作,就是典型的新媒介艺术与文化生活结合的尝试。各大博物馆也倾向于依据馆藏,制作派生的新媒体作品,用于观展和美术教育。依据传统作品派生出的新媒介艺术并不能替代对原作的欣赏,但其制作涉及到对原作的完整修复、电子化备份、层次关系的理解和元件剥离,模仿原作风格细节进行补帧创作……这既有利于对原作的研究,也有利于大批量观众的观赏和理解,更呼吁培养掌握美术功底和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BBC的纪录片《中世纪生活》,就是以大量中世纪绘画的电子图像为基础进行新媒体创作。它们将画面单元拆分,使用动画加工,让大量古代绘画动起来,直观地配合题材讲故事。当新媒体技术可以支持利用艺术资源库的大规模制作和播映,这在潜移默化中,就有加深的美育的效果。
再者,新媒介创作促进现代城市文化生活风格的建立。
灯光秀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塑造城市文化的新媒介艺术。深圳的灯光秀,以城市中心建筑带为背景,在澳大利亚艺术家穆尔加的作品上进行声光电再创作,成为当地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观赏项目。除了当代建筑,历史建筑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完成再创作。不同的城市建筑,风格不同,打造的灯光秀之中便带上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信息,其悦目性吸引市民和游客自发参与,共同成为创作的一部分,这实际上是城市文化的建立的有机部分。除了灯光秀,还有很多大型城市交互新媒介艺术的创作,像主题展览里的新媒体展示部分,以市民照片为基础制作的城市摄影等,种种形式都正在蓬勃发展之中。当居民愿意以艺术的形式参与城市文化活动,就更能够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风格化、特色化发展,进而促进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建设。
新媒介艺术看似五花八门、难以理解,实际上,创作由精神感悟出发,尽管风格各异、格式多变,最后都会以熟悉的方式回唤人的精神需求。再讨论一个重要的新媒介艺术作品作为本文的收尾。白南准(Nam June Paik)的TV-Buddha(1976),是摄像和电视创作领域里程碑式的典型。佛陀与电视互相凝视、互相记录,看似场景静止,却在时间的流逝下,意义不断变化。这引发了多重的思考。物质是什么?禅意是什么?艺术是什么?那些感动我们的东西从古到今,其实从未变过。艺术要解决的就是精神问题,而新媒介艺术的发展与时代变化中新的精神萌芽生生相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