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龙之舞——龙美术馆10年的走过

2019-11-20 09:01:17 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2009年11月18日,“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

2009年11月18日,与王薇在“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开幕式上

与黄建华、陈东升、王雁南在“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开幕式上

龙美术馆(浦东馆)最初的工地,2009年

龙美术馆(浦东馆)最初的工地,2009年

龙美术馆的新中国美术作品的收藏来源于王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关于收藏的个人爱好,发生在每一位收藏家身上都是共同的,只不过每一位收藏家会有各自不同的兴趣点和收藏的方向,包括在同一个家庭中,夫妻二人各有所好,兴趣全然不同。在王薇投向新中国美术作品收藏的时候,她的先生刘益谦却在努力收藏古典艺术的精品,从龙椅到鸡缸杯。因为王薇的兴趣所在,有了龙美术馆如今这一特别的系列收藏,表现出了在这一领域中的特别的地位。

收藏往往有一个重要的节点。在这个节点上可能会发生影响到后来的发展;而关系到收藏的也会出现一个历史性的转折。

历史的转折点就发生在2009年11月18日,至今正好10周年。由王薇收藏的从延安以来的主题美术创作所构成的“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这是王薇这一系列收藏的首次亮相。我作为这次展览的策展人,花了很长时间整理了她的收藏,采访了与作品有关的健在的美术家,完成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研究》。

展览选取了自延安以来各个时期的主题美术创作133件,其中油画57件,版画、素描、雕塑、宣传画、年画76件。其中绝大多数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画家,也有一部分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本展览作为规模最大的这一主题的私人藏品展,其中的许多作品都填补了国家美术收藏的不足,让人们刮目相看。展览除了它的学术意义之外,还揭示了与火爆的艺术拍卖市场相关的诸多重要拍品成交后的流向,如陈逸飞的《踱步》、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等,因为在拍卖市场上有着打破纪录的高价位,而为公众所关注,但拍卖之后,学界和公众都不知这些作品的去向。这一展览也为新中国美术作品和主题创作作品的收藏和研究提供了个案研究的实例。

因此,当这个展览于11月18日在上海开幕之后,引起了轰动,出于大家的预想之外。这也是王薇系列收藏的首次亮相。所以,就这一点而论,我非常敬佩她。她不仅花了很多的钱和精力收藏了这些作品,而且还举办了展览,支持出版了专著。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给社会和公众以一个特别的意义,而且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热点。因为这些画中的多数曾经都为公众所熟知,这些画都是某一位画家在当时的作品最高价,包括像陈逸飞的《踱步》和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站岗》,都是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相当一部分在初露头角后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知,而此后就不知去向;然而,在拍卖会上重现之后,几乎是一闪而过;知道卖掉了,卖给谁了不知道;现在哪里不知道。通过展览和出版的专著,人们知道了这些作品都属于王薇,都到了龙美术馆。

王薇收藏的第一件作品是张洪祥的《艰苦岁月》(布面油彩,175×221cm,1973年)


在上海展览开幕的时候,大家议论纷纷,没想到上海不经意的出现了这样一位重要的收藏家。而我听她讲第一次收藏《艰苦岁月》的故事,我就想着这个《艰苦岁月》会不会连接着王薇的艰苦岁月,因为她们确实经历过自己的艰苦岁月。显然,这样的个人介绍和藏品收藏的推介是非专业的,这也是让我佩服她的原因。她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她凭借着自己独特的敏感以及天生的智慧,累积了这么多丰富的藏品。

“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服务于时代(1939-1977)”。从沃渣的《防空》(1939年)和沈柔坚的《盘查哨》(1945年)这两幅版画为开端,表现了自“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解放区美术创作在时代中的作为。《讲话》的指引和延安等革命根据地的实验,为新中国的美术创作奠立了时代的方向。1949年之后,主题绘画创作首先在歌颂革命历史的过程中,凸现了时代的责任。吴作人的《周恩来的青年时代》(1950年代)、艾中信的《毛主席视察黄河》(1955年)、赵延年的《抗议》(1956年)、吴凡的《周恩来同志在红岩村》(1959年)、靳尚谊的《毛泽东像素描》(1967年)、莫朴的《战地黄花》(1977年)等,都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作。尽管这一时期,各种政治运动此起彼伏,随运动而运动的主题绘画创作不仅反映了运动的内容,而且在高扬的主题中表现出了主题绘画创作服务于时代的特色。从1950年戴泽的《和平签名》,到1974年沈嘉蔚的《为伟大祖国站岗》、1977年陈逸飞、魏景山、任丽君的《翻身农奴热爱华主席》,这之间的一系列作品都成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重要图像。尤其是在那十年中的作品,沈尧伊的《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心连心》、沈尧定的《欢呼世界进入毛泽东思想的新时代》、《钢琴伴唱红灯记》都极具代表性。这一时期的主题绘画创作成了斗争的工具,艺术的异化则使艺术创作和这段历史一样成为时代的创伤。

第二部分,“变革于时代(1978-2003)”。在经历了主题绘画创作为革命推波助澜的历史过程之后,改革开放的时代诉求促进了主题绘画创作的历史变迁,主题的变奏与一种特殊的创作方法在传承中发展。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所带来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表现,改变了主题创作的单一化的倾向,陈逸飞的《踱步》(1979年)、全山石《中华儿女——八女投江》(1989年)、陈宜明的《追思》(1991年),都改变了人们过去对于主题创作的看法。而主题创作在还原历史真实的方向努力,在逐渐去政治化的方向发展,都为新时期的主题创作开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天地。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主题创作发展到20世纪末期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正好像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一样,尽管社会的需要在减弱,主题创作也不再成为一家独尊。可是,它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叙事方式,却是许多非主题的纯审美或纯表现的作品难以比拟的。所以,本次展览既是历史的回顾,也是为现实提供镜鉴。革命的时代虽然成为过去,但是,革命的时代所遗留的那些被一代人所熟知的美术作品,还有与之相关的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一些创作方法,却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份遗产。

2009年11月18日,“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

事情发生的起点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在上海美术馆的展览。2009年11月19日,王薇带我看了一处在浦东的建筑,是她家附近的一个与住宅配套的还没有完全完工的商场。她告诉我准备把这个商场买下来,自己建一座美术馆——她的中国梦开始了。王薇用她作为收藏家的理想和情怀,在3年以后的2012年12月18日,开启了龙美术馆(浦东馆)的历史。这座当时中国最大的私人美术馆的建筑总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在当时中国私人美术馆还很少的情况下,龙美术馆出类拔萃。龙美术馆主体建筑共分四层,二层展厅为新中国美术作品的常设展区。2014年9月28日,“革命的时代——新中国建立65年纪念特展”在龙美术馆(浦东馆)开幕,再一次集中展示了王薇的系列收藏。当时邀请了很多著名艺术家参加了展览的开幕,再一次掀起了高潮。

2012年12月18日,上海龙美术馆开馆新闻发布会

2012年12月18日,上海龙美术馆开馆的首展开幕式

2012年,上海黄浦江西岸煤码头龙美术馆的原址

2012年,上海黄浦江西岸煤码头

樱花盛开时节的龙美术馆(浦西馆)


2012年10月20日,王薇又带我们去看了黄浦江畔的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是浦西黄浦江畔的一处旧时的煤码头,尚存原来的吊车和煤斗。她说要把这里买下来作为第二个美术馆。于是,龙美术馆(西岸馆)在2014年3月28日开幕。此前这里是一片空地,今天却成了见证龙美术馆(西岸馆)辉煌之所在,也成为上海西岸这一新的艺术地标。所以,今天我们来看具有一定规模的龙美术馆存在于上海黄浦江畔的时候,可以看到私人藏家对中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贡献,也看到这一对夫妻收藏家在引领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所做出的不懈的努力。

2018年9月25日,“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特展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与王薇、沈嘉蔚。

2019年3月20日,“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特展巡展至龙美术馆(重庆馆)

2016年5月26日,龙美术馆(重庆馆)的开馆又成为山城重庆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2018年9月25日,“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特展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2019年3月20日巡展至龙美术馆(重庆馆)。此前数年,王薇听了我的建议,收藏了《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的全部速写、草图等70多张,加上由沈嘉蔚先生提供的30多张人像素描等,以一百多件作品构成了这个展览,成为围绕一张画而策划的一个特别的展览。

私人收藏除了收藏本身就具有的物的占有之外,重要的是还要能在研究推广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所以,这么多年来,从10年前到今天,我们不仅看到了龙美术馆的成长,也看到了龙美术馆在收藏、研究、展示方面所做出的特别贡献。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龙美术馆在新中国美术作品收藏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私人收藏对于国家收藏的补充,对于保存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试想,如果没有王薇的收藏,没有龙美术馆,这些作品可能不会在中国,或者流落到国外。我们如何来建构一个完整的系列的从延安以来的美术收藏,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因为这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作品,尤其是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作品,都是当年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清除文革藏品的时候被清除出去的,而且相当一部分外国藏家对这一时期的作品也非常有趣。其中如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当年在拍卖会上,卖900多万,王薇要再往上举,她先生坐在她边上用手拱了她一下,示意她不要再举。王薇说他手重,疼了半天,结果1000万没有买,被希克买去了。几年后,她花了5000万又从希克手上买回来。显然,她一直在跟外国人争这些作品。如果没有理想和情怀,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对于我们自身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存在严重问题的。

二,龙美术馆的建立促进了私人收藏的完善,也带动了关联的收藏主题的学术研究的深入。毫无疑问,如果她仅仅是一位收藏家而没有建立龙美术馆的话,她可能会止步于自己的某一方面的收藏;因为有了龙美术馆的存在,她要完善这个系列,包括后来收藏了沈嘉蔚的手稿等等,都是在完善过程当中的努力。另外,由此带动收藏主题的学术研究的深入,都是很重要的方面,而这一方面正是国内私人收藏的普遍的不足或缺失。

三,私人收藏如何在私享与共享中平衡社会关系,如何让社会和公众分享收藏的成果。这一点在中国有很多的问题,因为很多私人收藏家确实有很多丰富的收藏,但是,不愿意拿出来与公众分享,不愿意拿出来回报社会。龙美术馆的存在则有着示范性的意义,就是把私人收藏共享于社会。与公众分享,体现公众共享的原则,这就是我们强调的私享和共享之间的区别,以及公之于众的展览的影响。

四,应该关注1949年前后及至1970年代的作品收藏。因为资源有限,正在分散,而散后重聚很难。因为争夺这些作品的还有一些大的藏家,包括国有企业也在收藏,其中很重要的是因为香港收藏家收藏的数量也很大。遗憾的是他们没有美术馆,后来就把自己的一些作品在市场上不断翻转,玩了一段时间,不喜欢了就拿出来拍卖。一拍卖不是一张两张而是一个专场;然后,再买进几张。如此的循环往复。但龙美术馆是只进不出。所以,美术馆对于建立一个完善的私人收藏体系非常重要。 五,正确认识新中国美术创作的时代特点与关联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毫无疑问,尽管我们的很多专家也致力于新中国美术创作的研究,可是,对于这个时期艺术的认识,包括对于这个时期艺术创作的态度,各不相同,甚至是决然不同。龙美术馆结合各方面专家的努力,就是要用一个正确的历史观来对待前辈的创造和历史的贡献。无疑,我们的前辈也不傻,他们也有自我,也知道自我的表现;因为他们从学习开始,从启蒙的教育开始,就想把自己的智慧表现得很特别。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只能把自己的心里所好隐藏在集体意识之中,非常小心翼翼的表现自己兴趣和那几乎被忽视的小我。

2019年6月21日,由陈履生策划的“踱步:七十年的走过”特展在龙美术馆开幕。在上海龙美术馆主持“七十年来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和创作问题”研讨会。

2019年6月21日,由陈履生策划的“踱步:七十年的走过”特展在龙美术馆开幕。在上海龙美术馆主持“七十年来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和创作问题”研讨会。

六,民营美术馆如何完善功能,尤其是在研究方面加大投入,提升展览品质,这也是中国的美术馆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方面。中国的民营美术馆正成为我们的公立美术馆、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补充。如果仅仅靠公立博物馆的话,我们的美术馆、博物馆的发展可能还会在体制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来看,虽然现在的民营美术馆已经有很多,但是有几座能像龙美术馆这样像样的美术馆。因此,完善功能是民营美术馆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为民营美术馆普遍存在的功能不完善,尤其是只重收藏不重研究,只重收藏不重推广,只重展览不重公共教育,这就形成了与公立美术馆之间的差距。所以,龙美术馆的出现对促进民营美术馆完善功能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七,中国需要更多的功能完善、持之久远的民营美术馆和博物馆。虽然现在我们的美术馆的数量听起来已经很可观,可是,我们的规模小,与公立博物馆之间没有建立起关联;在城市中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正是我们期待的像龙美术馆这样的优秀的民营美术馆,能够更好的引领中国的美术馆、博物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八,公立美术馆如何在民营美术馆的崛起中反思制度问题。公立美术馆制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制度上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这也给民营美术馆创造了一种可能。但久而久之,这些问题对于国立的基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今天,人们谈一些艺术作品或者是艺术家的整体收藏的时候,实际上在社会上已经分流了,很多到了地方或者是私人藏家手里。中国的公众基于对体制的尊敬几十年来如一日,会把自己的收藏捐给政府以及国家的美术馆、博物馆。从长远来看,可能不会持之久远。私立美术馆在艺术收藏方面表现出的优势,就是公立和私立之间的不同。公立美术馆在有限的收藏中是有规划的收藏,比如说某馆的收藏经费一年是1000万,到了10月份的时候可能剩了200万或者100万,这时候有一件1000万的文物或艺术作品,没有一家公立博物馆可以应接,而像王薇这样的馆长或私人藏家则可以如愿。在超大规模收藏的时候,体制的限制是要写报告,而且是层层上报,等报告写完的时候,作品已经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因此,这也是基于龙美术馆的经验,在国家各级美术馆、博物馆发展过程中需要反思的问题。

《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增补版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

龙美术馆(浦西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