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的墨韵——柳华一书画作品鉴赏

2017-12-19 00:00:00 来源:网络整理

静谧的墨韵——柳华一书画作品鉴赏

在当下这个浮躁、实用、功利的社会氛围中,一个艺术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一定能够始终如一地守住心力,这是一个现实的规律。因为在光怪陆离的百变生活中,时时会面临困扰和诱惑。但是,当一个人决定“以身许艺”的时候,这个人的力量、意志、坚定性,尤其是忘我的追求,都会在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中获得一份真实的记录。

静谧的墨韵——柳华一书画作品鉴赏

柳华一作品集

柳华一是我在网间结识的一位挚友,他对艺术的虔诚会令很多人动容乃至不解,这是基于,他为了能在一种安闲的生活状态中,不受打扰地一心一意的专事于艺术创作,竟然不上班、不经商、不教学,于崂山之阳的山海之间隐居十年,潜心攻艺。他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态度,不啻具有一种挑战性,他之所以用一种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生活态度来向世俗化的人生展开挑战,其真正因由恐怕正在于他肯定是一位一天到晚都想尽办法逃脱庸俗的人,他的人生观可谓既惊世骇俗又浪漫有趣,在而今这一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觉得他称得起是一个男子汉、真爷们儿!

静谧的墨韵——柳华一书画作品鉴赏

静谧的墨韵——柳华一书画作品鉴赏

在柳华一看来,也许唯有艺术创作才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因之他悠游于油画、水彩、国画、书法、篆刻之间,在悠游诸艺的过程中,他获得了劳动和创造,以及想象的快乐。对他而言,不侍弄艺事马上就会走入落寞,是故他要不停地挥洒手中的笔。

静谧的墨韵——柳华一书画作品鉴赏

静谧的墨韵——柳华一书画作品鉴赏

柳华一的艺术之路始于绘画,他在绘画方面接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故而他对于中国画、西洋画兼工兼通,这种全面的素养在同龄人中并不多见。柳华一艺事的多能并未止步于绘画,他在中国画创作之外,又用意于书法篆刻,他在书法和篆刻上所达到的创作高度,相较于他的绘画固然要逊色几筹,然而他在个人书印作品中折射出的那种安静平淡的人生理想,无疑又反映了他对书法篆刻的不俗体悟。平心而论,柳华一的书法还没有像他的绘画一样示人一个清晰可按的学术面目,甚至在他的字间还可以随处指摘出关于书写技法的粗疏处。可是他的书法作品却葆有一种感人的气息,这种气息就是他笔下流淌的清静之气,他的字仿佛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内中隐含着一丝禅的机锋。对于写字来说,写的安静比之写的狂放要难得多的多,我非常欣赏柳华一抄经的小楷作品,他这一类型的作品用笔均匀、含蓄,以实为主,轻重不见悬殊,温和的气息充溢始终。一篇佛经往往数百字,乃至上千字,华一兄则能一以贯之的自如通畅,显示了他不同常人的持恒能力,由此又不难度测到他当是以一颗平常心来完成整个挥运过程的。宋人包恢尝以花为喻,认为“犹之花焉,凡其华彩光焰,漏泄呈露,烨然尽发于表,而其里索然绝无余蕴者,浅也。若其意味风韵,含蓄蕴藉,隐然潜寓于里,而其表淡然若无外饰者,深也。然浅者艳羡常多,而深者玩嗜反少。”柳华一的字,无论小楷,抑或“经石峪金刚经体”的大楷都深含蕴藉,安详静穆,透露出来的圆融、圆润、清朗,皆属至味,和缓地、渐渐地沁入欣赏者的内心,使人得一深沉不迫的美感。

静谧的墨韵——柳华一书画作品鉴赏

柳华一学书师承青岛老一代书法家张杰三先生,他的行草书明显有张先生书风的影子,他为了规避与张先生书风的“撞车”,有意在自己的行草书创作中杂法章草书法的韵致。柳华一的行草书如同他的楷书一般,也是以包含、收束为主,含而不露,犹同“盘马弯弓惜不发”。古人论书有云:“吞吐深浅,欲露还藏,便觉此衷无限。”若移此句来评价柳华一的行草书,当是最为合度。

静谧的墨韵——柳华一书画作品鉴赏

静谧的墨韵——柳华一书画作品鉴赏

柳华一学艺的多能,在他的篆刻创作上最引人惊异,这是因为篆刻是诸种艺术门类中最最小众的一门艺术,华一刻印一看就是从正门而入,得到过真正内行老师的指授。他的印平实质朴,古貌古心,用刀取钝、秃、拙、沉之意。这就意味着赏其印者不能耽延于外表,而更须意会、感思,通过其印中隐含的诸多匠心,来体味华一兄不同凡响的耘石手段。华一篆刻风格的取向是朴茂平实的,印章在作为把玩和实用的时候,平实远胜机巧。吴昌硕晚年论印曰:“刻印只求平实,勿求纤巧,盖纤巧去古雅远矣。”华一刻印的机会不会很多,可是他能敏锐的把握住篆刻艺术的要旨,仅此一点,我们已然不能小觑华一兄治艺的聪慧。

静谧的墨韵——柳华一书画作品鉴赏

静谧的墨韵——柳华一书画作品鉴赏

在当代的书坛画苑,一些出镜率高的名家都被称为“闻人”,柳华一对艺术,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正好与“闻人”们的追求截然相反。其实,当一个艺术家成为所谓的“闻人”之后,通常必然也不足道了,这是在于一位从艺者从此的生命质地与学术品格都将不保。柳华一或早已深谙此理,因而他的生活方式显得特立独行,日后华一兄若于艺事有所大成,其根脉不就源自他这种独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吗?

柳华一以他的行动为我们出示了一道关于人生与艺术的命题,这道命题值得所有攻艺者去深思。(文/ 白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